-
0票1080237用爱筑精彩,一起向未来-产科母婴护理链式管理新模式
提交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是妇幼人永恒的宗旨。本案例基于现况调查及半结构访谈结果,运用鱼骨图深入分析母婴护理体验感不高的原因,基于循证构建了包含“服务链”、“技术链”、“信息链”的产科母婴护理链式管理新模式,针对生育服务链条的各环节,大力推进“云上妇幼”和“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建立线上线下母婴护理咨询渠道,致力于为母婴提供持续、高质量的妇幼健康服务及护理体验。项目实施以来,服务2万余人次,住院患者护理体验显著提升,立项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SCI3篇,中文核心2篇,获评亚洲质量优秀案例3项,省市级新技术奖2项。切实达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母婴就医体验,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及打造医院品牌效应的目的。
0票 -
0票1080240蓝光治疗在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症发生率的最佳临床证据与实践策略
提交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约 60%的足月儿在生后 1 周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而在早产儿中这一比例高达 80%。蓝光治疗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热、皮疹、腹泻、脱水、青铜症等并发症。用循证方法寻找最佳蓝光治疗策略的最佳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形成适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指引推广应用。
0票 -
0票1080250“叮咚”一下,护士到家
提交医院:河北省中医院
本项目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精准对接老年、失能、慢病、长期置管等患者,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提供可行性、多样化的中医护理技术,使长期置管患者定时维护率提升,慢病、老年等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自我疾病管理能力均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患者居家就诊更加便捷和省时,手机下单、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网格化护理服务,患者体验感好,满意度不断提升,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同时,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为中医护理技术进入家庭、社区搭建了桥梁,惠及患者的同时也便于统计社区患病及中医护理服务情况,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服务内容,更大程度上发展中医护理。
0票 -
0票1080253“针芯”相通 畅通无痛
提交医院: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 我提交的是一个创新项目,主题是“针芯”相通,畅通无痛。项目从2019年1月开始至2020年1月,由儿科主导,目标是延长儿科留置针使用时间,减轻患儿疼痛,提升满意度。 新时期的护理事业,在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护士的创造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核心亮点是开展无痛静脉穿刺技术、“爱心”敷贴、弹力网套固定方法的创新。
0票 -
0票1080255心梗死、心康复、“新生活”
提交医院: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尽管由于药物规范治疗以及冠脉介入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心肌梗死患者仍存在心理疾病、运动耐力下降、生活品质降低等问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我院组织多学科团队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患者入住CCU即开始早期运动康复,及时心理评估、心理干预、营养指导及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出院前系统评估制定精准的个体化康复处方,出院后通过心康交流会及微信群为患者搭建与病友交流平台,采用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及微信视频指导予以科学、适时、动态的个体化健康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明显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获得行业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0票 -
0票1080257不忘初心,着力践行优质护理服务
提交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本案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细化护理服务,把优质服务贯穿到底。本着不忘初心的护理理念,着力践行优质护理服务,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医护满意、政府满意。
0票 -
0票1080258提高蛋白A免疫吸附循环的完成率
提交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对于肾移植前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 过高的患者来说,降低PRA 阳性率是影响其肾移植存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治疗方法顺应性低,并发症高,应用蛋白A 免疫吸附治疗,能高选择性地清除体内的致敏物质, 降低PRA 阳性率,保证肾移植手术的成功。但该项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2018年完成率70%。2019年通过PDCA提高了蛋白A免疫吸附循环的完成率,降低排斥反应,增加肾移植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0票 -
0票1080262智慧赋能人文添彩—基于患者体验的优质护理内涵提升
提交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人文护理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提升人文关怀能力,多渠道、全方位关爱护士,通过多部门联动实现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全程人文护理,创建入院前一站式服务、住院患者专业陪护、出院患者床旁结算等系列活动,创新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与内涵,打造多元护理服务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获得感,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0票 -
0票1080266爱的延伸--探索”家庭“护理模式
提交医院:成都市老年病医院(成都市第二干部疗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院
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到家庭)及一个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和社区后的持续性随访和指导。从而真正实现关爱到家。
0票 -
0票1080268SCALS 有感巡视
提交医院:枣庄市立医院
随着改善医疗服务计划的深入实施,综合性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已取得长足改善,如何进一步发现和解决护理服务问题,使患者综合性感受取得突破性改善,是护理服务改进的最终方向。我院致力于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从基础护理巡视做起,推行SCALS 有感巡视,改进巡视方法,更新巡视理念,更加注重患者感受和沟通时信息的流畅性。通过“看、查、问、听、讲”使患者有感于护理巡视,护士更容易发现治疗护理问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让巡视更有意义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0票 -
0票1080270以专科护士为主导作用构建picc全程网格化管理
提交医院:宜春市人民医院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治疗的主要给药方式,通过穿刺插管并将穿刺末端置于中心静脉,可降低化疗药物损伤,还能够避免反复穿刺,临床应用广泛。PICC置管后导管留置时间长、且在治疗间期仍需进行维护,患者带管出院后,维护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均较高,也要求患者具备较高的自我护理能力。常规护理以维持化疗治疗进行为主,难以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以专科护士为主导,PICC网格化管理强调多元互动的延续性概念,强调建立多级医院互动、医患互动、家庭参与的多元联动模式是护理重点,进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在肿瘤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
0票 -
0票1080273生命线上的守护-血透导管三维一体同质化管理
提交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
血透导管是患者的生命线,科室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三维一体同质化管理,即从空间维度:家庭-病房-血透室,三维空间维度提高患者对透析导管的认知及维护,规范管理。从时间维度:置管前如何预防,置管中如何治疗护理,置管后如何加强对患者宣教的三维一体同质化护理,从而改善了患者对血透导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有效提高血透导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科成立省内首个血液净化护理护联体,共纳入9家医院,成功开展新技术多项,连续7年成功举办全国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培训班,被授予“透析标准化建设中心”。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