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票
1080390
物联照护随影行,居家腹透享安逸提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本案例能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当前医疗改革政策利用互联网,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并逐步向外推广。案例分别从患者及医护的角度出发,提出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双方的希望与所求,持续改进,形成制度与流程,真正做到有据可循,并最终与科研相结合。该案例在保证工作效率和激励医护人员持续有效跟进随访工作方面值得借鉴与学习,如随访工作量统计,与患者的沟通等均应用了最新的科技手段,做到有数据可统计,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为后续的工作改进中提供精准的依据。只有把腹膜透析随访工作做好,让患者能在医护人员的保驾护航中做好居家腹膜透析,做好腹膜透析的日常自我管理工作,最终保证患者的透析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0票 -
0票
1080399
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提交医院:苏州明基医院有限公司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2016年作为衡量医院护理服务重点指标,不良反应常见为水肿、发绀,皮肤红肿、破溃,同时增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风险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 尤为必要。
0票 -
0票
1080402
安全十字架在降低手术器械质量缺陷事件中的应用提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法,对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95081包手术器械使用安全十字架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缺陷事件前后分析。收集信息,统计影响手术器械质量缺陷事件的风险因素,对两组手术器械的质量缺陷事件进行对比,评价安全十字架质量工具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RISK值(风险值)对照组下降(P<0.05)。干预组手术器械质量缺陷事件显著降低,干预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有效的结合鱼骨图、关联图、矩阵图等质量提升工具快速找到问题根源,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安全十字架能够有效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手术器械安全质量,提高护理医疗质量。
0票 -
0票
1080403
降低ICU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提交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本项目以证据的护理质量审核为基础,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气道黏膜管理的运用。通过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气道黏膜应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呼吸治疗康复团队MDT团队构建等实践,患者气道黏膜发生率由21.3%下降至6.25%,人工气道黏膜管理符合率由68.1%上升至90%,成功申报2项专利。
0票 -
0票
1080408
SOP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提交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本案例通过开展护理sop工作模式,范围从一个病区到多个病区逐步推广,内涵从护理服务SOP到护理操作技术SOP、护理管理SOP的逐步升华,达到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适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0票 -
0票
1080409
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构建全方位优质护理提交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慢性病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居家护理需求较高,我院于省内先行试行了“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建立延续护理中心,开展线上申请, 线下服务的延续护理,通过优化、细化、深化服务项目并建立互联网+护理联盟联动机制,扩大以我院为主体的护联体辐射范围带动全省14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联合新闻媒体,新媒体等多形式推广,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公众知晓度。截止2021年11月我院网约护士服务总单量已达1032单,全省总服务单量为2251单,共培养599名护士“网约护士”,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还将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带给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0票 -
0票
1080416
“一新一仪”—提升一院两区优质护理服务提交医院:三六三医院
一院双区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新进护理工作和管理人员增加,双院区从护理质量、安全、服务上存在差异化、医院成本支出增加明显,为进一步响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医院护理部牵头领导,全院各科室护士长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参与,以开展“一病一品”、“护理创新比赛”、“一科一品”、“礼仪大赛”等比赛及7S管理为措施,挖掘护士潜力,不断激励促进护士成长,总结、系统归纳、挖掘专科内涵,重视患者就医体验,主动服务,从而提升服务品质、节约成本,在医疗服务能力、健康结局、科研发展、流程标准化、辐射推广等方面均取得成效。
0票 -
0票
1080417
护患同心,呵护新肤提交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背景: “完善及落实防范措施”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现状描述: 我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有效防范措施落实不足。 目的:使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方法:依托品管圈活动,借助信息化手段,落实实际工作。 结果:1.建立了规范化的院内压疮管理体系,管理实现了全程信息化、访视网格化、护理与治疗专业化。 2.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3.护理措施落实率升高。 4.院内压疮发生率持续下降。 结论: 落实护理措施,进行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方法的持续改进,对于体系构建和团队建设、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有积极意义。
0票 -
0票
1080418
渥太华应用模式下COPD住院患者氧气吸入的湿化管理提交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
以渥太华应用模式为指导,检索、遴选并整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长期氧疗湿化管理的最佳证据。基于障碍因素分析,提供干预策略,构建具有临床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为标准化临床氧疗湿化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0票 -
0票
1080422
循道论证,改善肝胆胰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结局提交医院: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
外科手术患者营养不良是导致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不良易并发切口裂开、愈合不良、感染率增加、胃排空延迟、机体康复缓慢等并发症。肝胆胰手术患者是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高发群体,然而肝胆胰外科围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现况并不乐观,这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营养支持无效,增加患者不良预后。该团队于2020年开展此案例,构建基于循证的肝胆胰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实施方案,优化流程、创新方法。目前已累计受益人群达200余人。基于循证的肝胆胰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降低了患者围术期营养不良发生率,改善了患者临床结局,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0票 -
0票
1080428
雨过天情 生命如歌 构建住院患者情绪多元化管理模式提交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我国综合性医院约有30%~60%的住院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或心理问题,这些情绪问题通常得不到有效的识别与处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出现自杀风险,导致病情迁延、损害社会功能。为有效改善住院患者的负性情绪,本案例牵头组建多元化负性情绪干预团队,针对住院患者建立个体化情绪干预方案,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全周期的有效照护。 本案例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在精准特色护理、孵化专科人才、智能科技助力、深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提升情绪管理精准化、降低住院费用消耗、降低情绪相关敏感指标、推进护理专科特色精品、提升普通人群情绪问题筛查率、提升科研成果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丰厚成果。
0票 -
0票
1080430
基于呼吸治疗团队主导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改进提交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呼吸治疗师(RT)人才匮乏与临床迫切需求的矛盾,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呼吸治疗人才队伍,构建以提升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RT团队临床运行体系。我院自2012年在ICU临床护理骨干中培养共11位RT和3位康复治疗师,分布到MV患者集中的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专职RT呼吸支持治疗工作,成为华东地区较早拥有RT的医院。并于2018年6月依托重症医学科成立院内呼吸治疗师工作站,专事MV患者的呼吸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呼吸治疗专科管理体系,规范呼吸治疗临床实操技术流程和治疗管理,开展相关研究课题与三新项目多项,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搭建院内专门呼吸治疗人才的培养体系,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疗效与呼吸管理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