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票1050267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与管理
提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作为服务范围覆盖全省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整合多学科优质医疗资源,2021年开始,在原有的多学科会诊的基础上,组建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旨在避免单一治疗、重复治疗和过度治疗等门诊常规问题,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患者获得科学、精准的诊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医院初步形成一套规范的诊疗流程,为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联合门诊诊疗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票 -
0票1050269代谢减重MDT—让胖友不再负重前行
提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自2017年起就组建了代谢减重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并与国内著名减重代谢外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孟化教授展开长期、深入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一站式治疗服务,缩短患者就诊和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探索代谢减重“日间手术”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确保获得最佳的减重、降糖效果。目前团队累计完成减重代谢手术2000余台,仅2021年度完成700余台,手术量位居国内前三,省内第一。
0票 -
0票1050271构建MDT团队,助力患者肺康复
提交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ICU患者常因各种因素引起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呼吸机依赖、后期肌力减弱,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影响后续治疗及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重症患者的治疗目标已由降低病死率转向提高患者的生存结局。心肺康复治疗作为改善心肺功能的可靠治疗手段,被证明可以使ICU患者获益,日益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通过制订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弥补单一专科治疗中存在的不足。通过项目的开展完成了预期目标,获得2项专利,将早期康复相关制度形成了标准。
0票 -
0票1050277恶性肿瘤患者全程多模式康复研究
提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增高,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如何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是患者非常关心的,这就要求患者在临床治疗时和治疗后,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研究表明早期营养+心理姑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延长生存时间2个月左右。但目前尚没有营养+运动+心理“三联多模式康复”的研究,本案例为首次提出并探索该模式研究。探讨并建立恶性肿瘤患者全程多模式康复管理路径,制定提高肿瘤患者诊治水平及改善预后的治疗新模式。
0票 -
0票1050279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脑卒中患者早期肌力康复管理实践
提交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
本案例在早期康复理念基础上,充分评估脑卒中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前提,尽早选用适宜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达到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的目的。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国际上近年来提出的重要医学模式,目的是使传统的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及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本案例通过组建“责任护士-主管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科医师-高压氧科医师”团队,以此为基础开展了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实践,改善了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0票 -
0票1050281多学科诊疗助力罕见病家庭出生缺陷防控
提交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罕见病是一类严重威胁生命、病情复杂且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群。全球罕见病患者超3亿,中国罕见病患者已超2000万。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5.6%,每年新出生罕见病患者超2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阻断罕见病家庭代代相传的噩梦,实现优生优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遗传病生殖优生优育MDT团队一直致力于罕见病家庭的出生缺陷阻断,项目开展3年多来,团队已服务罕见病患者100余例,以高效协作、精准安全的全方位、多途径、全流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和出生缺陷阻断服务,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有效降低了罕见病家庭的出生缺陷率,促进家庭幸福和优生优育。
0票 -
0票1050285“一站式”服务,患者更舒适
提交医院: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让患者重视慢阻塞性,临床药师解决患者使用吸入装置过程中易出错的问题,减少患者使用吸入装置出错率。
0票 -
0票1050297What?挂个号来了三四个医生!
提交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
按照传统的单科就诊模式,患者需往返多个专科门诊,不仅身心疲惫,增加费用,可能问题还不容易得到解决,患者家属满意度不高,也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创新MDT管理体系、组建MDT三大团队提升医院疑难疾病诊治水平、整合医疗资源体现MDT四大优势。破除常规和传统的门诊诊疗模式,创新门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疾病诊治的协同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0票 -
0票1050299多学科死亡病例讨论在VTE防治管理中的实践
提交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在无绩效考核的背景下,单纯通过教育培训、指南规范等被动的干预措施改善VTE防治效果不佳,职能科室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去“撼动”VTE防治的真正源头——临床。本案例创新地以VTE死亡病例多学科讨论为抓手,组建VTE死亡病例多学科讨论协作团队,将多学科死亡病例讨论引入到VTE防治管理中。通过VTE死亡病例多学科讨论案例,集中学习,集中警示,提高了临床科室对VTE防治流程的依从性,帮助职能科室查找VTE防治流程实施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和优化规章制度、流程。通过一年的实施,医院VTE防治取得较好的成绩,成为甘肃省首家VTE防治优秀单位。
0票 -
0票1050301哈密市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
提交医院: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哈密市肿瘤医院)是哈密区域肿瘤防治事业的主要力量,在本区域肿瘤防治事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通过首诊MDT制度建立与推行,使在科室之间奔波的不再是患者,而是不同专业的医生,专家们开展全方位的集体探讨,作出全面综合的有效评估,为患者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并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方案,从而为肿瘤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多的可能。
0票 -
0票1050302以问题为导向,构建“1+N”多学科诊疗平台
提交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一直承担着全省及周边地区疑难重症的诊疗救治工作,但疑难病患就诊常需转诊各科重复排队挂号、就医。为解决患者就医难问题,鉴于国内外工作经验,结合我院综合实力,于2012年以成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切实以问题为导向,构建“1+N”多学科诊疗平台,秉承“病人不动、专家动”的理念与模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诊疗方案,以满足疑难病患者的就诊需求,提升医院服务形象,提高社会效益。
0票 -
0票1050304温暖走心医药同行—“一键接通”助力老年患者就医问药
提交医院:福建省立医院
保障老年患者的安全、合理、便捷用药是国家应对日益加剧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之一。然而,老年患者用药常存在多病共存、多药同服、潜在的不适当用药率高、依从性不佳等特点。为此,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发挥专业优势,跨部门、跨单位协作,从线下医药联合、线上医药智能系统开发、线上-线下医药闭合联合门诊模式的开展逐步推进,建立了全时间段医、药、患通道和全程药学服务。随着医药联合+智能化模式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降低了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减少了老年患者的随访次数,药师服务从“看不见”到“面对面”,从多维度的细节中践行了“患者至上”和“打造有温度的医院”的目标,为老年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