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国抗菌药物消耗量大,医疗机构占比大,抗菌药物滥用后果严重。为响应国家对抗菌药物管理的要求,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开展了基于FOCUS-PDCA模式的多学科、精准化的抗菌药物闭环管理。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以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均有明显的下降,形成一系列制度规范,并与基层医院分享经验。期望未来建立省内一流的药学服务平台及广州市处方点评协作组,辐射周边医院。
提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曲妥珠单抗由于纳入国家医保谈判,价格大幅下降,受益患者激增,造成药品供不应求,门诊患者囤积药品,患者余液保存安全隐患巨大,门诊输注患者就医流程复杂,就医体验差。本案例采取将曲妥珠单抗的计费方式由支更改为以患者实际用量mg计费,医师根据患者实际用量开具处方,患者根据实际用量进行缴费,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余液的问题,节约了医保资金,药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得到解决。第二,增加门诊预约输注时间模块,合理利用输注床位,利用药品特殊的药理属性,增加预溶解环节,大大节约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减少了患者在院流转次数,极好的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是医院药学服务的创新,也是医院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体现。
提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前置审方的建立。随着医院门诊就诊人数逐年增加,医生开具的处方问题也增加,一旦出现问题,只能让患者回头找医生更改处方,增大了患者的麻烦。于是前置审方应运而生,在医生开具处方时便通过系统以及人工进行审核干预,遇到不合理处方能让医生及时更改,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促进了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提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随着药品种类的日益增多,药品不良反应也有增多的趋势,如何安全、经济、合理地应用药物,已成为患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全国的普遍现状是患者只能通过取药时药师简单的口头交代来获知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得不到深入有效的用药指导,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师门诊与在线咨询自开展以来,已注册2000余人,已回复500余人次咨询,解决了500多个患者的用药困惑,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我们相信,随着药师在线咨询小程序运行,将有更多的患者受益。
提交医院: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在新医改形势下,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转变医学诊疗模式,实行“六个统一”的上下用药贯通机制,致力于整个集团药品目录上下衔接、药事信息上下贯通、药事管理上下一致、药学服务水平上下同质,真正做到药学优质服务下沉,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同时,推进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创新药学服务新模式,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的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医院集团的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工作,是罗湖医改、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推进的具体实践,也是紧密型医联体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必由选择。
提交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医院诊疗活动中,药品的使用在医院诊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药安全一直是医院诊疗过程的重中之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简称PIVAS)作为对住院患者长期医嘱进行审核,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调配,从而为临床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成品输液的部门,是保障全院住院患者输液安全的核心部门。随着智慧型医院建设的不断提高,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于PIVAS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有利用将PIVAS每步流程嵌入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减少人工核对发生的差错。同时保证了从医生开具医嘱到患者使用药物,所有环节的执行记录均可反馈给医生、护士、药师,从而形成了PIVAS用药闭环管理流程全程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保障了患者输液安全。
提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我国目前有几百万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这些患者通常到大城市的三级医院进行高质量的华法林监测和调药,导致随访困难,INR检测频率低,华法林相关的出血和栓塞发生率高。华法林居家管理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并且比普通门诊更安全、有效、经济,但这种模式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很少应用。本案例提出的华法林居家管理之SMART模式整合了患者居家自我监测INR,抗凝App,培训基层医院构建医药联合多学科团队及远程医疗等技术,旨在更安全有效地管理华法林患者。本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8万美金的资助,可见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华法林居家管理SMART模式将促进患者-医院-医保三赢局面。
提交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
我院静配中心于作为鄂西北地区第一家现代化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己开展全院20个病区的长期静脉滴注医嘱及全院的临时化疗药物、全静脉营养液的配置业务,日均配置工作量达1000余袋,静脉药物配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是配置中心质量要求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满意度。2018年3月开始针对静配运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采用精益管理理论,对工作流程等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 初期通过对差错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导致差错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中期按照规划推进了各项改进措施的执行,后期根据最新的数据分析,静配的差错率不断下降,临床用药安全性不断提高,整个服务改善行动效果显著。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太和医院自2017年提出“专岗药师”的概念以来,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在医联体平台内,已形成了一套创新的药学服务全程管理模式,即“私人定制”药学服务。 由全体调剂药师组成的“专岗药师”,覆盖全院临床科室实行一对一服务。通过:1.药学服务前移,定期走访临床,收集建议;2.病区项目推广、用药宣教;3.每月对临床备用药、急救柜、大输液、麻醉药品等管理情况督导检查;4.每月对临床药品管理质控考核;5.搭建交流平台等,实现了“私人定制”药学服务的全覆盖。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颁布以来,太和医院不断的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积极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切实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提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该案例在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方面成效显著,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运用“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兼具科学性、创新性、可推广性,对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提交医院: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
更上层楼眺 极目楚天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早在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就在全国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擂台赛中,荣获就诊流程再造和就医环境改善第一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十堰人医乘势而上,科学制订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鼓励各部门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通过提升质量、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保障安全、促进沟通、科技支撑等措施,全面提升内涵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实惠。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十堰人医始终在行动,永远在路上。
提交医院: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
更上层楼眺 极目楚天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早在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就在全国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擂台赛中,荣获就诊流程再造和就医环境改善第一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十堰人医乘势而上,科学制订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鼓励各部门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通过提升质量、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保障安全、促进沟通、科技支撑等措施,全面提升内涵质量和服务水平,使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实惠。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十堰人医始终在行动,永远在路上。
独家合作媒体
如需咨询请联系 邮箱:leitaisai@hmkx.cn 电话:15130969203(孟老师)
华媒康讯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CN-Healthcare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