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方向:医联体内实现连续性医疗服务(患教、预访、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分级诊疗格局(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分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等)。
案例要求:
1.提交案例材料为:PPT+书记/院长点评(视频)+患者应用场景(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①PPT:内容须介绍案例的改进背景、目标、改善过程、应用方法、量化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验等,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内容尽量详尽,末页需插入版权声明(点击下载)。大小限定在 30MB 以内;文字不小于 14 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内容被遮挡的现象。
②书记/院长点评(视频):内容为参赛医院院长对该案例的点评,时长不超2分钟,MP4格式,标清以上,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③患者应用场景(视频):内容为参赛案例的患者应用场景(非患者应用场景无需提交),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5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投票时间:
2018年9月21日-9月30日
自2018年6月6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征集截止日过后,医院可继续上传案例,但健康界只做展示,而不纳入评选案例范畴。
-
210422
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南京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我院现属一级医院,辐射周边居民80000余人,承担辖区内居民包括老年人慢病管理,妇儿预防保健等职能。周边三级医院众多,包括南京市第一医院、明基医院等。现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致残率增加,康复治疗需求量大,但病人首选多为三级医院,造成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而我院床位空置的现状。为改善这一现状,我院积极开展医联体合作,寻求机遇与发展。
1票 -
210426
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提交医院: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卫生院
患者孙成仁,男,80岁,因“突发活动后胸闷气喘2小时”于2018年1月20日入院。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恰逢我院实施医联体项目。立即在我院行胸部增强CT检查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立即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抗凝诊疗,住院治疗29天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凝血-功能,恢复良好。
1票 -
210427
联体连心——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交医院: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
为响应国家医联体建设的号召,推进优质资源下沉,解决区域内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围绕医疗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提升,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创新管理,全流程优化医联体内的医疗服务。先后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形成紧密型医联体,与多家省级以上医院组建医联体,与7家乡镇卫生院成立医疗集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2015年至今,我院三四级手术开展从26%增长到39%,医保金额县外使用率从43.71%下降为35.61%,患者满意度从79.20%提升到94.65%,医联体内的连续性医疗服务得到了不断的优化。
741票 -
210428
共享互联构建区域医疗信息新生态助推区域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作为国家卫生部首批以电子病例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一直致力于以信息化建设为主线的医院发展战略布局。2016年年底,我们开始部署县域内的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我们顺应医改新常态、探索医联新模式、建设分级诊疗新机制、创新服务新形态,利用共享互联的信息化手段,重新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我们秉承“分级诊疗,信息先行”的原则,医院自行出资为全县36个乡镇卫生院按照统一标准打造了一间集远程诊疗、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培训、双向转诊、视频会议、慢病管理、预约诊疗等一体的分级诊疗信息平台。
16票 -
210431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义乌市中心医院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是国家重要的医疗卫生政策。义乌市医疗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开通了诊间挂号预约、诊间检查预约,诊间床位预约,减少了繁琐的环节,方便了病人。义乌市中心医院与医联体单位利用信息平台建立慢病管理群及专科医生按区域网格化管理慢病,共同关注病人的病情,共享病历资料,高效便捷的双向转诊使病人及时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特别是上转病人通畅的双向转诊无异于一条“绿色通道”,可以有效保障病人生命安全,也进一步降低了病人出院后家庭护理风险,减轻患者诊疗负担,增加术后康复安全系数。义乌市中心医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勇于尝试,进一步完善与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为义乌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505票 -
210435
赣榆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探索与实践提交医院: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
赣榆医联体主要是以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通过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临床病理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以及在全区内组建各学科专科联盟,实现了医疗、预防、教学、资源、信息等全方位的共享利用,通过此举,将区人民医院的人才与设备优势,前移到基层医疗机构。并以此建立起规范、连续的双向转诊制度。重症病人可以通过完善的120指挥体系得到及时转送和救治,基层医疗机构接纳了辖区内的轻症及康复病人,群众的就医负担减轻了,真正实现了“大病在医院,小病回社区”的良性就医格局
812票 -
210442
同心同行携爱飞翔-儿童康复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之路提交医院: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康复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内容,是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重要载体。2012年6月中心儿童康复科与上海市闵行区残疾人联合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全面合作共建。每年为辖区及周边地区一百三十多位患者提供康复治疗。中心不断加强康复医联体建设,有效整合三级医院、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残联、特殊教育等多方资源构建社区康复网络、开展社区儿童延续性康复治疗服务。打造了从出生筛查、早干预治疗、康复治疗、入园入学适应性训练一体化的康复诊疗服务模式。建立了早期筛查网络、社区康复基地医、教结合基地。能为不同年龄段脑瘫儿童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综合治疗。 儿童康复之路永远在路上,拉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
473票 -
210449
抓联盟,强服务,促发展 — 一份来自山区的医联体提交医院:婺源县妇幼保健院
主要体现医联体联盟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8530票 -
210454
医养结合项目怡福医养联合体建设提交医院:温州市中医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不断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对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服务以及医疗保障等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温州市中医院与温州市怡福山庄养老服务中心合作,经过精心筹备,成立怡福医养联合体。 怡福医养联合体的建立,是我院深化医改和推进养老服务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能让更多的老年群体享受到质量优良、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也能进一步提高和带动我市各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真正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8票 -
210459
岳阳康复,中西并重,关怀到“家”提交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医疗服务体系是岳阳康复中心依托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中医康复基地项目、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平台建设、中医康复联盟而建立并不断完善。平台以优势病种为纽带,开展中医诊疗方案及诊疗技术的培训工作,初步形成了下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和技术培训体系,为区域内转诊做好前期铺垫。 区域内单位制定转诊病种转诊标准,并依托网上数据库对病历资料及诊疗方案开展全程跟踪随访,实现全程康复监管,实现持续性康复一体化服务。
259票 -
210461
医联体内慢病管理学院建设提交医院: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因各社区服务中心难以满足慢病管理的实际需要,大量患者涌入综合医院接受治疗。而目前广泛认可的慢病管理模式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起慢病预防、治疗、健康教育等工作。而我院所在地区社区卫生工作起步较晚,医疗技术水平明显不足,无法达到慢病管理服务的要求。因此我院依托云培训平台,我院为主的萧山范围内医联体共24家社区及对口帮扶医院2家,17年到18年这2年累计授课29次,授课人次达15000,并通过考核、评先等多种形式提升授课效率,有效提升各社区服务中心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等工作,从而促进慢病管理由综合医院就医诊疗为主体逐步平稳有序过渡到社区管理为主体。
8069票 -
210463
改善医疗服务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
2016年11月16日,威海高区管委与我院签署共建协议,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壁垒,全面托管管委下辖的初村镇卫生院,组建成我市首个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威海市中心医院科技城分院” 。 2017年1月1日,分院开始试运行,我们医院发挥人才、技术、管理上的优势,逐步完善分院的科室设置,充实医护人员,实施一体化运营管理,实现了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的提升。 打通了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绿色通道,既减轻了大医院的诊疗负担,也盘活了长期门可罗雀的基层医院,同时使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和有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级医院的公卫保障、二级医院的硬件设施、三级医院的技术服务”。
5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