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方向:地市/县级区域专病中心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医疗机构内一体化综合救治;构建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
案例要求:
1.提交案例材料为:PPT+书记/院长点评(视频)+患者应用场景(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①PPT:内容须介绍案例的改进背景、目标、改善过程、应用方法、量化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验等,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内容尽量详尽,末页需插入版权声明(点击下载)。大小限定在 30MB 以内;文字不小于 14 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内容被遮挡的现象。
②书记/院长点评(视频):内容为参赛医院院长对该案例的点评,时长不超2分钟,MP4格式,标清以上,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③患者应用场景(视频):内容为参赛案例的患者应用场景(非患者应用场景无需提交),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5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投票时间:
2018年9月21日-9月30日
自2018年6月6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征集截止日过后,医院可继续上传案例,但健康界只做展示,而不纳入评选案例范畴。
-
200013医护一体化查房,提升重症患者救治新高度
提交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我院重症医学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是医护合作过程一种高级的工作模式,是由医护共同组成医护小组,共同管理病人、共同业务查房,共同解决病人问题。众所周知,重症患者病情急、重、而且复杂多变,风险隐患巨大,医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对重症医学医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重症医学科开展医护一体化查房,建立优质服务体系。这一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的格局,重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崭新工作模式。自医护一体化查房开展以来,成效显著,反响热烈,医护工作协同协调发展,护理综合质量指标、重症医学质量检测关键指标均明显改善;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查房,明显提高重症疾病救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298票 -
200022构建院内急救体系,护佑患者生命安全
提交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统院内急救的存在不少问题,且在院区任何区域中一旦需要急救,按照传统急救模式难于做到5分钟内给予ACLS。根据JCI标准和心肺复苏指南生存链,我院在多部门合作模式下建设院内急救体系,包括:修订新的急救流程;成立急救小组;覆盖全院的广播系统;急救设备同质化管理等。医院设立监测指标——院内急救5分钟到达及时率,通过关注急救核心流程的执行,改进团队复苏的质量和效能,并对急救演练/急救事件中各环节进行监测,寻找改进空间。目前为止成效显著:院内急救一体化,提高了抢救成功率;MET团队的提前干预,降低了IHCA发生率;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医护急救团队;院内急救/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422票 -
200033加强五大中心建设 切实提高危急重症救治水平
提交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探索MDT多学科协作,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医院通过中心报告会、专题会,品管圈、MDT多学科协作,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完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为病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就医体验,改善了病人的就医感受,医院的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凸显。先后被国家脑防委授予“高级卒中中心”,被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授予“中国胸痛中心”,国家脑防委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单位、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心衰中心、江苏省胸痛、创伤、卒中救治中心,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中心等称号。
559票 -
200043基于网络联动ACS高危患者救治模式的研发
提交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
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ACS高危患者发病年龄大,合并风险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导致该类患者未能得到早期有效的救治,因此预后差,一年内死亡率及重返住院比例高,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调查及文献查阅,国内外发达地区医院ACS高危患者早期介入比例普遍较低,且无相应提高其早期干预治疗比例的方法,为此我院成立救生圈小组,通过临床实践探索出了“基于网络联动ACS高危患者救治模式”,该模式的实施,使我院ACS高危患者早期冠脉造影及PCI的比率达83.72%,有效的挽救了ACS高危患者的生命,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
2923票 -
200048更快更强更完善——创新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
提交医院: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数据显示:我院急诊危重患者数逐年增长,2013-2015年抢救室抢救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急诊抢救存在在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抢救时间长,患者满意度低等问题。2015年底我院通过团队建设,设备升级,流程再造,从而打造更快更强更完善的大急诊体系:1、二线班、总值班“传帮带”,“一触即发”的MDT团队,给急诊医生“减负”;2、后勤保障链、信息化急救链的“双链模式”,智慧助力,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抢救区域集中式规划,减少危重患者转运及等候时间;4、流程优化,保证抢救双通道畅通无阻,患者得到全程无缝服务;5、为医生安个“家”,给医生最大关怀。成效显示:纠纷较2015年下降50%,抢救成功率提升1.9%.
31909票 -
200051全民CPR培训 我们在行动
提交医院:兴化市人民医院
中国每年有50万人心脏骤停,能抢救及时恢复正常生活的不足1%。如果心肺复苏术(CPR)能普及到40%-50%,那么每年中国就大约能少去世20多万人。普及、推广全民CPR,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提高广大民众的CPR意识,还亟需医务工作者深入民众普及、培训和推广。医院于2016年8月建立了“24小时生命救援队”,通过培训合格师资、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奖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全民CPR氛围,使CPR活动形成了常态。该案例获得了亚洲医院管理奖社区参与类卓越奖,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106票 -
200063空中飞的——云端中的救援
提交医院:宁波市第九医院
2017年11月宁波市第九医院成为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上海金汇通航在浙江的第三家基地医院,也是宁波唯一一家空中“120”急救网络基地,实现了宁波医疗体系直升机、地面救护车、有转运急救绿色通道的医院等在内的无缝式救援链,缩短转运抢救时间。医院目前拥有的AW139医疗直升机,内部配有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吸引器等专业的医疗设备,有一批经过专业培训及实地演练的空中救援医护团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案例通过模拟演练及实际案例空中转运救护,实现了跨地区的海、陆、空无缝隙对接救援,大大提高了转运速度,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6396票 -
200066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DNT
提交医院:青岛即墨区人民医院
为了加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我们通过改善就诊环境,信息化建设,TRM团队建设等措施,有效的降低了DNT时间,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团体合作和医疗安全。有效的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为卒中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抢救先机。我们将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持续改进。
103票 -
200083上海北区胸痛急救无缝链接—上海十院胸痛中心在行动
提交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十院胸痛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秉承胸痛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一心为民”的理念,积极与上海北区的各基层、二级医院、120急救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一条院前、院内急性心梗救治无缝链接通道,为上海北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急救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中心急救能力和院内急救效率不断提高,而且在与各院前急救单位的合作中,通过信息共享和培训等工作,成功提高上海北区整体急救能力。上海北区的急性心梗救治时间从既往的6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有效降低了心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赢得了北区百姓的信任。该中心在自身建设过程中,也积极推动上海市胸痛中心建设,将自身成熟的经验向上海市和全国各单位推荐。
10票 -
200089缩短急性STEMI患者平均门-球时间
提交医院: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血管疾病负担的激增,因急性胸痛而急诊就诊的患者人数逐年上升;而且急性胸痛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问题。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认识到胸痛中心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自胸痛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对每例患者进行时间管理、定期召开质控例会等形式,及时发现中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门球时间过长的问题,通过运用品管圈活动、PDCA循环等管理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质控活动,有效地改善了上述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医院服务和管理的水平。
1390票 -
200096中西合璧共促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
提交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随着重症医学发展,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大部分患者在长时间治疗之后出现躯体功能及认知障碍情况,严重影响生活。康复医学的兴起,尤其是重症病人的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缩短病程及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尊严都有重要意义。
11票 -
200099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构建地空立体救援模式
提交医院:长兴县人民医院
第二轮医改的重点是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其中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我们迈出了五大步:1.EMSS系统的建设:2014年,医院在北京大学的帮助下,把数据无线传输引入120急救体系,成功打造区域严重创伤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完成了“病人等医生”到“医生等病人”的转型。2.院内急救体系的建立,打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完整的院内急救体系。3.建立与上级医院的空中转运通道:2016年8月,医院加盟“中国空中急救联盟”,并实现直升机救援的常态化。4.建立跨区域的远程多学科联合治疗体系:为疑难危重病人的治疗提供最适合的方案。5.四大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溶栓治疗不出抢救大厅的目标,使DNT时间缩短到40分钟以内
7522票
-
● 优化STEMI患者急诊PCI的门球时间 青岛市中心医院
-
● 整合优势医疗资源 打造区域一体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以四大中心建设提升医院救治能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 健全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打造沪西北区域综合救治中心 上海市同济医院
-
● 三级构架、四位一体 “救”在你身边 江苏省人民医院
-
● 徐州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救治管理模式在改善医疗服务中 徐州市中心医院
-
● 向流程要时间,靠规范保质量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 生命相托,构建区域内危重症患者转运救治平台 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一线生机—浙大儿院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团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 急患者所急——全力创建中国第一家国际认证胸痛中心 上海市胸科医院
-
131909更快更强更完善——创新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
231083救人一命拯救一家——宜春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 宜春市人民医院
-
320666On call 24小时—急救快速反应小组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
47704一线生机—浙大儿院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团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57522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构建地空立体救援模式 长兴县人民医院
-
67356脑卒中救治流程改善 慈林医院
-
76997与时间赛跑的空中救援 新昌县人民医院
-
86396空中飞的——云端中的救援 宁波市第九医院
-
94866健全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提高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
104674虚拟病区预授费助推五大中心建设 义乌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