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赛对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
案例征集要求:
1.案例形式为PPT和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PPT制作
①内容要求:阐述执行某一项医疗标准的目标、过程、成效和经验、管理方法、社会反响与评价等。
②格式要求:按照“大赛公告——案例PPT模板”制作,背景可自行设置,文字不小于14号字,屏幕比例16:9,页数不超过50页,总大小限定30MB以内。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读者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保证清晰度。
视频制作
①内容要求:内容准确,突出执行标准的现场过程和要领,可补充经验和成效。
②格式要求: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8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清晰,比例16∶9,一般摄像机或手机等设备拍摄均可。
注:1.以上案例确为参赛机构实际执业环境,人物确系参赛机构用工人员。
注:2.切勿出现厂家信息,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征集案例的医疗相关标准范畴:自2014年1月1日至今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实施的上述类别的部分标准,同时包括少量各秘书处推荐的时限之外且重要的标准(具体标准内容可登陆人卫临床助手下载)。
案例提交时间:2017年8月29日-11月15日,点击右上方红色“提交案例”按钮参与竞赛。
案例投票时间:2017年11月16日-11月30日 请提前关注健康界官方微信(cnhealthcare)参与投票。
-
40522
标准化我最行提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对患者实施连续、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实现医护一体化,此标准要求护士能准确及时地实施分级护理诊疗服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分级诊疗标准的规范实施和执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更加完美地实现了医护一体化的合作。
1943票 -
40524
静脉输液提交医院: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我院在7月份对全院科室进行了静脉输液的基线调查,调查结果是我院钢针使用率占28%及其他问题,护理部针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召开护士长会传达结果,请有关专家进行讲课,8月份护理部进行部分科室抽查,结果有所改善,护理部最后进行总结,提出了继续改进计划。
33票 -
40527
践行静疗标准 呵护儿童健康提交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
201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发布。为将行业标准落实到儿科静疗实践中,医院静疗小组以QCC为切入点,研究静疗行业标准,翻阅大量文献,为儿科静疗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寻求解决方案。5年间出台3版针对儿童的静疗操作标准,形成了以国家静疗行业标准为核心的儿童静疗理论及操作体系。静疗团队人员在践行国家卫生计生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和探索,立足解决儿童静疗安全问题。2016-2017年在儿科医联体及协作医院内推广静疗标准,先后进行50余次静疗知识讲座和技术操作指导,辐射辽东半岛40余家医院,并跨省进行静疗学术交流,分享儿科静疗安全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
3387票 -
40528
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提交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隧道式PICC置管术,是通过建立皮下隧道,改变腋静脉、颈静脉穿刺PICC置管时导管出口的位置,将导管出口改变至上臂中上部、锁骨中点下2cm处。临床实践中反复、多次、长期携带PICC患者肢体血管因导管摩擦静脉内壁会逐渐狭窄直至闭塞,及双侧乳腺癌术后、烧伤、外伤等导致双侧上肢不符合常规PICC穿刺条件者,需要选择腋静脉、颈静脉进行PICC置管,但是常规颈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高,而使用隧道式PICC置管后,可降低导管脱出及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避免锁骨下静脉置管出现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既保证患者安全,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也为PICC导管的维护带来诸多便利,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项技术。
515票 -
40530
静脉留置针技术提交医院: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静脉留置针常用于静脉输液治疗,它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反复使用,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并能够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工作.
3734票 -
40531
中心静脉导管接头的正确维护对CRBSI的预防提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对中心静脉导管接头的正确维护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特别是针对标准及指南中未规定的导管接头消毒时间进行研究,通过关注每一个细节,切断每一个感染途径,彻底预防CRBSI。
113票 -
40533
应用护理专案提高护理分级准确率提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准确的护理分级是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护理分级准确性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住院规培医生多,流动性大,医生对自理能力作为护理分级的标准认识不到位,护理人员与医生沟通不足等导致护理级别制定不准确或调整不及时等问题,通过使用专案改善管理工具,针对执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从结构质量层面做了如下改进:1.细化了护理级别制定流程、医护沟通相关事项;2.制定了量化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价表;3.制定了科室常见疾病分级一览表;4.对住院医师进行常规入科培训,将上述内容制作成展板,悬挂于医生办公室,方便医生查看。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分级的准确率。
2094票 -
40534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案例提交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为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我院以静脉治疗小组为依托,全院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通过不断开展专科小组活动与培训,制定静脉治疗SOP流程,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强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控制,为临床各科室提供静脉治疗护理会诊,并在湖北省内首创了院内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授权管理。从而夯实了静脉治疗的安全基础,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2014年我院成功申报成为湖北省静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为培养大批静脉专科护理人才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准的学习平台。
301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