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赛对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
案例征集要求:
1.案例形式为PPT和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PPT制作
①内容要求:阐述执行某一项医疗标准的目标、过程、成效和经验、管理方法、社会反响与评价等。
②格式要求:按照“大赛公告——案例PPT模板”制作,背景可自行设置,文字不小于14号字,屏幕比例16:9,页数不超过50页,总大小限定30MB以内。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读者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保证清晰度。
视频制作
①内容要求:内容准确,突出执行标准的现场过程和要领,可补充经验和成效。
②格式要求: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8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清晰,比例16∶9,一般摄像机或手机等设备拍摄均可。
注:1.以上案例确为参赛机构实际执业环境,人物确系参赛机构用工人员。
注:2.切勿出现厂家信息,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征集案例的医疗相关标准范畴:自2014年1月1日至今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实施的上述类别的部分标准,同时包括少量各秘书处推荐的时限之外且重要的标准(具体标准内容可登陆人卫临床助手下载)。
案例提交时间:2017年8月29日-11月15日,点击右上方红色“提交案例”按钮参与竞赛。
案例投票时间:2017年11月16日-11月30日 请提前关注健康界官方微信(cnhealthcare)参与投票。
-
40454
住院病人护理入院评估系统提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护士实施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基础。住院病人护理入院评估系统流程为:病人入院,进行基本信息采集,根据采集到信息进行高危筛选。筛选结果不存在高危风险,进行住院常规安全告知;筛选结果存在高危风险,则给予提示,采取防范措施。根据高危筛选情况,确定分级护理等级。建立分级护理等级的自动评判系统:计算机系统根据护士所录入的病人基本信息,自动判别病人目前所应归属的分级护理等级,杜绝了既往在判定病人分级护理等级上的随意性。建立高危风险人群筛选的预警机制和防范措施提示机制:计算机系统根据护士所录入的病人基本信息对跌倒风险人群、压疮高危人群、及营养风险人群自动筛选并提示防范措施。
61票 -
40455
医护合作型护理分级模式实践汇报提交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医生病情评估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标准,Barthel指数评分无法与患者病情相结合,造成医护间对护理级别的认识和判定标准存在差异,导致确定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一致。针对问题,医护共同探讨,构建医护合作型护理分级模式,该模式是护理分级制度实施的基石,与专科疾病特色相结合,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流程及标准,达到质量的持续改进。医护合作型护理分级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将医生对病情的评估和护士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价相结合,新增心血管病情评估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优化评估流程,量化评估标准,为患者确定更精准的护理等级,提供更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152055票 -
40456
执行标准我最行--分级护理提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按照WS/T431-2013《护理分级》行业标准,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一系列培训,于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护理分级》行业标准,实施过程顺利,成效明显,全面遵照《护理分级》行业标准实施。
1518票 -
40457
践行行业标准之规范留置针使用提交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为了更好的落实静脉治疗护理行业标准,我院护理部于2015年底对全院的输液工具进行了调研,存在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贴膜标识记录不统一;穿刺点遮盖;导管未U型固定等问题。为了改善调研中存在问题,我院组织了静疗管理人员多次召开会议,确立“规范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作为我们此次改善的重点。 经过一年的组织实施,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制定计划。每月活动1-2次,内容包括穿刺部位选择、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流程及标准等,以专项培训或工作坊的形式,并对活动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价,将有效措施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并以视频形式在全院推广。 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进行下一个重点问题改善。
2526票 -
40458
践行静疗行标 引领专业发展提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颁布实施后,对全院进行标准解读。定期进行质量巡查和现况调研,及时发现临床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发现门急诊钢针使用率高达78.1%,留置针固定正确率仅为62.7%。进行一系列举措,修订院内指引及质量评价标准、编写静疗材料;进行静疗相关理论培训;规范操作,制作留置针输液SOP、拍摄留置针视频。同时开展提高留置针使用率QCC活动、组织留置针输液比赛、加强留置针媒体宣传活动。通过质量持续改进,门急诊钢针使用率下降至45.2%,留置针固定正确率提高至82.1%。由此,每年可减少护士工作量3114.7小时,减少患者穿刺次数37376次。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实现双赢!
3678票 -
40459
落实护理行业新标准 共建护理分级新体系提交医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实际案例:以骨一科新入院患者为例,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右股骨颈骨折,从急诊科入院,给予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评估根据患者病情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结果医生确定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落实相应护理。全方面体现护理分级诊疗的作用。
2056票 -
40460
水肿防治立于标准 标准执行唯有实践提交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落实《护理分级》“提供专科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我科依据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采用三级预防保健护理来规划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工作。科室运用PDCA,为提高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措施落实率,筛查率,治疗率开展了系列举措,效果显著。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宣教平台;推行“三位一体”宣教模式;开设乳腺专科护理门诊;采用“定重点、全覆盖”人才培养方法;制定专项规定和标准;开展多学科协作工作等促使水肿防治工作系统化。活动开展以来,淋巴水肿预防措施落实率由78.75%提升至96.7%、筛查率由10%提升至86.76%、治疗率由20%提升至86.71%,解决患者难题。
2550票 -
40462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交医院: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自2012年初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以来,在盲穿情况下,成功置管500余例,平均携管约26天,不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而且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为大连市早产儿救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双小”巴掌宝宝小天佑,孕周24周+5天,体重仅550g,刷新了我院新生儿PICC置管的新纪录。
253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