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赛对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
案例征集要求:
1.案例形式为PPT和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PPT制作
①内容要求:阐述执行某一项医疗标准的目标、过程、成效和经验、管理方法、社会反响与评价等。
②格式要求:按照“大赛公告——案例PPT模板”制作,背景可自行设置,文字不小于14号字,屏幕比例16:9,页数不超过50页,总大小限定30MB以内。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读者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保证清晰度。
视频制作
①内容要求:内容准确,突出执行标准的现场过程和要领,可补充经验和成效。
②格式要求: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8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清晰,比例16∶9,一般摄像机或手机等设备拍摄均可。
注:1.以上案例确为参赛机构实际执业环境,人物确系参赛机构用工人员。
注:2.切勿出现厂家信息,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征集案例的医疗相关标准范畴:自2014年1月1日至今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实施的上述类别的部分标准,同时包括少量各秘书处推荐的时限之外且重要的标准(具体标准内容可登陆人卫临床助手下载)。
案例提交时间:2017年8月29日-11月15日,点击右上方红色“提交案例”按钮参与竞赛。
案例投票时间:2017年11月16日-11月30日 请提前关注健康界官方微信(cnhealthcare)参与投票。
-
40263
外周静脉留置针规范化穿刺及维护提交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2014年初,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静疗小组在全院范围内开展静脉输液临床数据调研,发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输液工具选择不合理,穿刺部位选择错误,留置针冲封管维护不规范,贴膜固定不规范,静疗小组最终通过解读标准,临床调研;规范操作细节,录制微视频;院内外护理人员培训;将静脉治疗小组纳入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八大质控组等策略的实施,达到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降低外周静脉输液钢针使用率;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贴膜完好率;提高院内外护理人员外周静脉输液最佳护理实践的目的。
4149票 -
40271
切实践行护理分级标准 以人为本促进快速康复提交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医院中涉及面广,与患者关系密切,包含了技术、服务、人文等多层面,其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护理分级标准。依据标准对患者进行护理分级,能够切实反映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以便于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护理,使护士切实履行好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以及疾病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主动、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从而实现护士自身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2666票 -
40272
护理分级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提交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构建“医护联合小组”,实现患者信息的无缝对接,专业化医护团队,认真执行护理分级行业标准,通过优化护理分级流程,采用医护合作型分级护理决策模式,医生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护士运用Barther指数评分表科学的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两者有效的结合,较好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中。术后准确实施早期下床五大评估,即根据生命体征、疼痛、肌力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意愿、病情。医生、护士、康复师共同为患者制定规范的康复训练计划,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分级标准与快速康复理念有效的结合,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48小时下床活动率上升至98%以
1964票 -
40273
深静脉导管维护提交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本案例主要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与维护工作标准化操作的必要性。通过学标准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将所学的CVC导管维护的内容实践于临床,使标准化操作发挥作用。案例内容包括控制感染率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演示操作过程、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我科室从2014年开始实施标准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操作,CVC导管维护从2014年的109例到2015年的256例再到2016年的230例,通过不断深入学习与改进已日趋熟练和标准化。参照标准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结合儿童护理的特殊性我科室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流程。故此我将通过对于2017年采集的CVC导管的感染率监测结果分析深入阐述CVC标准化操作的必要性!
315票 -
40274
中心静脉导管最佳护理实践提交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在输液、监测、营养支持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如果操作不慎、护理不当,会酿成严重后果。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静疗小组在2014年初对于覆盖中心静脉导管的科室就千日感染率、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更换贴膜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展开了全面调查,并对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优化升级与改良,录制了规范化视频,制定有关picc规范流程、规范了CVC、Port的消毒固定手法。针对全院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科室进行考核与培训,同时实施医联体帮扶工作,最终达到院内、院外同质化的效果。
2344票 -
40275
循规蹈矩 静无止静提交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
为规范静脉治疗行为,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健全静脉治疗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推动静脉治疗行业标准的落实,我院于2014年至今通过多次行标解读,三次横断面调查及两次问卷调查,培训考核质控等、运用科学管理工具对静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现IV Team全院覆盖100%,行标知晓率45.7%升至87.9%,钢针使用率59%降至30.2%,留置针使用率由36%提高至63.1%,导管维护不规范由28.8%降至12.64%,导管固定不规范发由59%降至16.70%,静疗并发症由6.71%降至3.66%。举办四期培训班,培养静疗PICC专科护士142名,开展三新15项,发表论文20余篇。
1296票 -
40278
执行护理分级标准我最行提交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案例描述气管食管瘘患者,此疾病发病原因较多,病情表现复杂,传统内外科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经介入留置鼻肠营养管,给予鼻饲营养,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缓解肺部感染的症状。以个案的形式引入展现护理分级的过程,给予制定相应护理计划,落实日常基础和专科护理措施,纳入QCC管理工具,减少留置营养管期间对鼻粘膜造成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良一款新型鼻肠管固定装置(专利申请中)。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对行业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的学习,间断考核,不断提高临床服务水平。每月对住院患者不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时分析存在问题,加以分析改进,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5822票 -
40279
医院信息化建设 推动护理分级高效落实提交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
柳州市工人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护理分级》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制定我院护理分级落实相关制度,梳理落实保障措施及规范,建立以护理分级落实成效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同时建立便捷的医护共同决策信息化通道,完善医护患沟通可视化渠道,整合护理人员资源、利用专职辅助护士团队应对多院区工作环境的护理工作模式,通过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反馈机制以及管理工具的应用达到持续改进及优化,确保护理分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最终规范医护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
6227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