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项目:信息在质量中的利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分级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安全文化。
案例要求:
1.案例形式为论文(必选项)+PPT(必选项)+视频(加分项)。具体要求如下:
A.论文:内容须阐述管理目标、实现过程、经验与理论总结、管理方法创新、社会反响与评价。格式为word文档(.doc/.docx),内容需包含如下元素: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B.PPT:内容同上。大小限定在30MB以内;文字不小于14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PPT需以PDCA的方式对问题优化过程进行描述,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进行说明,内容尽量详尽,并加入版权声明(案例库版权声明示例页下载)。
C.视频:内容为管理案例的情况介绍(具体做法+实际成效),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过5分钟,大小不超过700兆,画面比例16:9或4:3。
2.案例征集方向:质量组织与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医技质量管理、药材和器械保障质量、环境设施保障质量、感染控制质量、病案质量、服务质量、质量信息化等创新。
3.提交案例须运行1年以上。
投票时间:
2017年4月10日-5月31日
自2017年3月15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投票时间截止后提交案的例将不参与本年度案例评选,只作为医院案例展示。
-
50115
精细化视角下的大型综合医院日间手术质量管理提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方向,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流程优化提高医疗机构资源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但是,日间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长仅为24h,这给日间手术的实施及管理带来一些困惑。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更注重终末结果的评价与反馈,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对流程的管理为日间手术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思路。华西医院自2009年10月开展日间手术模式,通过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取得了明显效果。截止2016年12月累计完成手术10万余例,占全院择期手术量的23.97%(2016年),术前等待时间缩短2.8天-7.5天,住院时间减少3.8天-4.3天,住院费下降12.7%-20.0%。
11票 -
50093
构建整合的医疗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提交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院坚守“质量、安全、服务”是医疗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追求卓越的终极目标。为打通医疗管理工作的两大症结(理念与实践脱节;行政与临床脱节),为去除医疗管理工作的六种弊端(工作模式回顾多前瞻少;规章制度形式多执行少;岗位责任议论多落实少;管理举措临时多长效少;参与管理被动多主动少;医疗服务想法多行动少),自2012年始,职能处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共同组成的医疗管理团队进行了良好互动,系统构建整合的医疗管理体系-“金钥匙”。运用文化引领、循证管理、制度保证的医疗管理哲学,坚持制度建设可执行、岗位责任能落实、信息平台须畅通、激励机制有热情的医疗管理理念,贯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医疗管理思维,保证为患者
1票 -
50098
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提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围绕患者安全,构建完善的信息支撑体系,将信息化建设与质量管理紧密结合,为客观评价临床护理质量搭建数据支撑平台。护理质量管理依托信息技术,深入数据挖掘与分析,使用成组客观评价指标衡量护理质量,逐步迈向科学化精准管理。围绕核对、用药、标本采集、预防感染等多维度质量,年数据分析量突破40万,实现实时、准确、公平反映临床护理工作,促进质量改善与患者安全。
2502票 -
50101
SBAR交接模式——促进医疗交接班环节有效沟通提交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交接班是保障临床工作连续性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医疗措施,以往医护人员交接班时,交接过程流于形式,交班内容笼统,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病人生理和心理变化,对危重患者、特殊关注患者缺乏重要、全面的交接,使接班者不能及时获取到有效信息,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而容易导致医疗负性事件发生。应用SBAR模式后,提高交接沟通的准确性,患者病情评估全面,预警处理到位,全院不良事件和隐患发生率降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负担显著降低,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评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有效防止警讯事件的发生。建立结构化和标准化的SBAR交接模式后,使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医护间满意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254票 -
50108
“医院-社区-家庭”防治模式在慢阻肺分级诊疗应用提交医院: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松江医院
“医院—社区—家庭”慢阻肺三级防控是从“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到疾病临床规范化防治”的有效手段,以区域性综合性医院呼吸科为技术依托单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防治的主体,实施分级诊疗,使这种防控实施的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慢阻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使得“医院-社区-家庭”三级防控模式在“早防早治、分期诊治、双向转诊、全程监管,同质化服务”方面,达到一个更加的理想的境界。
20票 -
50109
科学务实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抗菌药物管理是一项紧迫、意义重大和任重道远的工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减少滥用和遏制细菌耐药增长”为宗旨,摒弃“轻实效、重指标和形式”行为,发挥感染病学科优势,力求科学、务实推动该项工作,在体系建设和管理措施上体现了鲜明特色。
251票 -
50112
优化流程管理 注重品质提升提交医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护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质量是医院医疗安全与质量举足轻重的一环。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护理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为提高护理水平,更好服务患者,优化并完善流程和细节的管理。我院从2013年开始对护理工作实施全面的流程管理.它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护理流程管理,有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030票 -
50114
基于互联智慧平台的紧密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提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料共享;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在以河南省医为主导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中,已经联通全省128家市、县级医院,并拓展眼科、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学科联盟,构建三级、二级、基层医院上下贯通的互联互通和分享平台。全省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顶尖专家的会诊,基层医院的科室不用折腾就能随时得到疑难病症方面的会诊指导,病理、影像、超声检查远程会诊带来很大方便,空、地、互联网一体化救治方便了病人,基层收获了新观念、适宜技术。
261票
-
● 运用卓越运营模型助推精益医疗战略落地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 精细化视角下的大型综合医院日间手术质量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打造内部评审体系,主动提升医院质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构建整合的医疗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基于互联智慧平台的紧密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医院-社区-家庭”防治模式在慢阻肺分级诊疗应用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松江医院
-
● 北京世纪坛医院VET防治管理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 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基于同质化医疗视角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管理与创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104081构建人本位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促进骨科质量全面提升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283045“守住命门”构建医疗质量与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
361973电子病历实时质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
436844聚焦患者价值需求,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满意度 十堰市太和医院
-
527849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69228基于PDCA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实践 武汉协和医院
-
75147点评、约谈、培训结合模式控制药占比的成效评价 泰兴市人民医院
-
83986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品质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
92502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01516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管理型服务中心”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