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项目:信息在质量中的利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分级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安全文化。
案例要求:
1.案例形式为论文(必选项)+PPT(必选项)+视频(加分项)。具体要求如下:
A.论文:内容须阐述管理目标、实现过程、经验与理论总结、管理方法创新、社会反响与评价。格式为word文档(.doc/.docx),内容需包含如下元素: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B.PPT:内容同上。大小限定在30MB以内;文字不小于14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PPT需以PDCA的方式对问题优化过程进行描述,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进行说明,内容尽量详尽,并加入版权声明(案例库版权声明示例页下载)。
C.视频:内容为管理案例的情况介绍(具体做法+实际成效),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过5分钟,大小不超过700兆,画面比例16:9或4:3。
2.案例征集方向:质量组织与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医技质量管理、药材和器械保障质量、环境设施保障质量、感染控制质量、病案质量、服务质量、质量信息化等创新。
3.提交案例须运行1年以上。
投票时间:
2017年4月10日-5月31日
自2017年3月15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投票时间截止后提交案的例将不参与本年度案例评选,只作为医院案例展示。
-
50070
让“隐形杀手”无所遁形提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我院通过建立多层面的防治管理体系、多学科的防治协作组、制定规范的VTE防治流程以及在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产科全面落实规范的防治方案,从患者入院即对其VTE风险与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准确的进行VTE的筛查,识别出隐匿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并对不同VTE风险层次患者给予相应预防,有效改善了VTE预后,明显降低了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后果,降低了医院、医生的医疗风险,减轻了医疗卫生负担, 现总结如下。
5票 -
50073
邵医信息化质量管理提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自建院伊始就植入信息化管理构架,在二十多年的医院发展过程中,依托信息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也在不断改进完善改进。包括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多方面信息化改造、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流程改造、质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后勤相关信息化质量管理。在进行大质控的过程中,强调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建立“减人增效”下的绩效管理,体现员工真正的价值。2015年医院顺利通过HIMSS6级认证,这标志我院在医疗信息化及管理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票 -
50074
北京世纪坛医院VET防治管理提交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是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疾病,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北京世纪坛医院自2014年起开展院内VTE防治工作,通过探索构建医院VTE综合防治体系,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建立VTE评估、筛查、防治流程,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管理,两年多来,医务人员VTE防治意识不断增强,院内VTE防治工作趋于日常化、制度化、流程化,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1票 -
50077
基于PDCA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实践提交医院:武汉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直管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自建院以来,医院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抓手,充分运用PDCA理论,不断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对临床医技科室实行覆盖全员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医疗管理考核方案;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患者的医疗质量监管;充分发挥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实行全过程的医疗质量控制;实行院级、科级及个人的全员覆盖的医疗质量考核;加大落实医疗质量的反馈与整改力度;创新专科能力评估体系和手术绩点模型,促进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估与建设。
9228票 -
50082
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保证医疗质量提交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市人民医院质控科采用PDCA循环原理,分析影响临床路径入径率的因素,发现临床路径入径率以及实施质量与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信息系统设置、管理制度、质控方法有关,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水平,采取有效质控方法,采取有效奖励方案,改进沟通反馈方式等措施,临床路径入径率从19.35%增加到53.92%,保证了医疗质量,实现精细化管理。
665票 -
50086
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提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为缩短胸痛患者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我院以“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死亡、避免浪费”为目标和宗旨,从基本条件与资质、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提升急诊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能力、持续质量改进及培训与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胸痛中心,并结合“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三部曲及Donabid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理论进行质量管理与改进,打造高效就诊链,缩短急性胸痛患者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救治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27849票 -
50087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品质提交医院: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北仑区人民医院于2009年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并一直致力于公立医院的改革与探索。围绕“双下沉两提升”,医院在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16年医院为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品质,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卓越绩效的导入和全面实施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护理部在实施过程中将卓越绩效模式与平衡积分卡有效结合,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患者满意度提升了5.2%,投诉率下降了23.1%,成功申报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26项,提升了护理管理品质。
3986票 -
50089
运用卓越运营模型助推精益医疗战略落地提交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以卓越运营模型的运营结果,组织共识,培养持续改进,授权为改善框架,进行精益医疗战略部署,通过战略展开流程,形成共识机制,确立恩泽真北共识图,培养持续改进和通过精益管理系统授权员工,让员工参与日常工作改善活动,建立持续改进文化,助力精益医疗成功转型,提高医院运营绩效,为患者和员工创造价值。
695票
-
● 运用卓越运营模型助推精益医疗战略落地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 精细化视角下的大型综合医院日间手术质量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打造内部评审体系,主动提升医院质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构建整合的医疗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基于互联智慧平台的紧密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医院-社区-家庭”防治模式在慢阻肺分级诊疗应用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松江医院
-
● 北京世纪坛医院VET防治管理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 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基于同质化医疗视角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管理与创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104081构建人本位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促进骨科质量全面提升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283045“守住命门”构建医疗质量与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
361973电子病历实时质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
436844聚焦患者价值需求,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满意度 十堰市太和医院
-
527849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69228基于PDCA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实践 武汉协和医院
-
75147点评、约谈、培训结合模式控制药占比的成效评价 泰兴市人民医院
-
83986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品质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
92502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01516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管理型服务中心”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