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项目:信息在质量中的利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分级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安全文化。
案例要求:
1.案例形式为论文(必选项)+PPT(必选项)+视频(加分项)。具体要求如下:
A.论文:内容须阐述管理目标、实现过程、经验与理论总结、管理方法创新、社会反响与评价。格式为word文档(.doc/.docx),内容需包含如下元素: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B.PPT:内容同上。大小限定在30MB以内;文字不小于14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遮挡内容的现象。PPT需以PDCA的方式对问题优化过程进行描述,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进行说明,内容尽量详尽,并加入版权声明(案例库版权声明示例页下载)。
C.视频:内容为管理案例的情况介绍(具体做法+实际成效),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过5分钟,大小不超过700兆,画面比例16:9或4:3。
2.案例征集方向:质量组织与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医技质量管理、药材和器械保障质量、环境设施保障质量、感染控制质量、病案质量、服务质量、质量信息化等创新。
3.提交案例须运行1年以上。
投票时间:
2017年4月10日-5月31日
自2017年3月15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投票时间截止后提交案的例将不参与本年度案例评选,只作为医院案例展示。
-
50052
抗菌药物科学管理(AMS)提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抗菌药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医院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制度建设、团队建设、信息支撑和考核体系建设。全院已形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的主动管控意识,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趋合理。
421票 -
50054
点评、约谈、培训结合模式控制药占比的成效评价提交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
我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处方、医嘱点评的工作,通过点评,我院用药合理性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合理性进步很大。但仍有很多科室的药占比一直高居不下,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经过讨论并充分考虑后,决定从2015年9月份开始采用点评、约谈、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运行一年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干预前后3个月,干预科室的药占比超标均值由8.7下降到4.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干预期前后3个月,干预科室的药占比超标值下降和未干预科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总的药占比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5147票 -
50059
运用PDCA提高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提交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
围手术期核心制度问题得到了各级卫计委和医疗单位的高度重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落实围手术期核心制度,保障患者安全,是一个值得医院管理部门探讨的问题。宁波市第一医院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探索将PDCA 循环法运用到提高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工作中,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增加了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互相认同感,使全院医务人员从内心认识到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和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把医院管理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215票 -
50061
CCPC理念用于国内慢性病患者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提交医院: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通过对我国慢性病管理现状的分析,尝试将CCPC的理念融入慢性病管理中。并通过建立CCPC-CKD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和体会,为推广CCPC理念下的慢性病管理提供实例证明。
705票 -
50062
打造内部评审体系,主动提升医院质量提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13年,以医院等级评审和质量安全年度评价为契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创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内部评审(内审)”体系。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通过建立、完善内审制度,定期组织内审培训、现场评价及专项检查,构建内审数据监测体系等措施,周期性地利用自查自纠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医院质量安全水平。内审工作经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实现了内审工作的常态化和信息化,形成了“自我改进、自我突破”的湘雅模式。
661票 -
50063
风险管理和PDCA法整合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提交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
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医疗运营管理,可以及早发现存在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帮助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患者、医院的损失。将风险管理理论通过PDCA循环法整合改进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可以增强全体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识别与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医疗纠纷发生数量随之减少,患者满意度得到逐步提升。我院于2017年3月通过广东省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评审,其中以PDCA循环法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991票 -
50065
改善医院服务项目提交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4年初,医院率先在行业内将服务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成立了医院服务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并专门设立了服务管理办公室,成立医院服务管理委员会。2015年以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活动中,医院创新性开展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季度优质服明星及优质服务先进集体的评选、营造优质服务氛围、加强服务监管、推动劳务外包公司改制、提升职业形象、第三方参与患者满意度测评及服务考核、组织改善医疗服务十大创新亮点大赛及微视频大赛、加强服务培训 等,最终实现社会评价满意度高,病人满意度持续提升,荣获国家卫计委奖项,打造医院服务品牌。
1票 -
50068
制度优化 品质提升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案例提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质量安全是保障老百姓就医放心满意的前提条件。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数据为依据,首先对制度文件进行瘦身和梳理,使流程更加准确简洁;其次,以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为落脚点,构建以护理部主导、科室为主体、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将系统改进和环节提升相结合,护理单元自我管理和护理部反馈促进相结合,促进制度落地,提升制度生命力。同时,充分发挥一线护士主体作用,重视制度文化的内控作用,促进自律、完善他律,将行为规范内化为护士的自觉。真正做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改进。经过全国400余所医院的实践检验,从实证层面上证实了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3票
-
● 运用卓越运营模型助推精益医疗战略落地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 精细化视角下的大型综合医院日间手术质量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打造内部评审体系,主动提升医院质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构建整合的医疗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基于互联智慧平台的紧密型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医院-社区-家庭”防治模式在慢阻肺分级诊疗应用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松江医院
-
● 北京世纪坛医院VET防治管理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 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基于同质化医疗视角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管理与创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104081构建人本位医疗护理管理模式,促进骨科质量全面提升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
283045“守住命门”构建医疗质量与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
361973电子病历实时质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
436844聚焦患者价值需求,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满意度 十堰市太和医院
-
527849生死竞速,铸造胸痛中心 “加速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69228基于PDCA的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实践 武汉协和医院
-
75147点评、约谈、培训结合模式控制药占比的成效评价 泰兴市人民医院
-
83986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品质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
-
92502大数据对护理核心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01516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管理型服务中心”模式的构建及实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