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128票
1130015
靶向监管 精准帮扶 --护理质量联盟助力基层提交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
为充分发挥三甲医院医联体引领作用,提升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能力、质量内涵和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2020年由医院护理部牵头,依托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护理质量联盟,以“优质护理资源下沉”为工作核心,紧抓“靶向质量监管”“精准基层帮扶”两条主线,采取“定人、定时、定点、定量”的四定新模式和“专家库、师资库、骨干库、专科护士库、爱心护士库”人员共享机制,通过“管理下沉、人才下沉、技术下沉、服务下沉”,搭建交流平台,监管敏感质量指标,深入基层督查指导,推进质量持续改进,强化基层人员培训,培养专科人才,丰富专业内涵,营造共建共享的质量安全文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患者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23128票 -
2817票
1130028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提高基层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实践探索提交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年年底我市护理质控中心和院感质控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32家医疗机构的供应室从建筑布局、基本配置、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灭菌监测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存在较多危险和不安全隐患,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多方位的协调,最终确定:利用我院优质资源成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来达到提高医院感染质量的目的。
2817票 -
4374票
1130038
县乡村三级联合深 延伸危急救治至乡村提交医院:汝阳县人民医院
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医保资金打包付费引导、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避免了各个医院之间的不良竞争,卫生健康行业服务理念进一步转变,医疗机构的危急救治诊疗行为更加科学规范。2021年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85.51%,超出全省76.16%平均水平9.35个百分点。2021年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71.46%,超出全省68.39%平均水平3.07个百分点。2021年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71.06%,超出全省62.11%平均水平8.95个百分点。
4374票 -
7038票
1130039
依托医共体进行延续性医疗服务提交医院:麻城市人民医院
在市卫健局领导下,组建以市人民医院为总牵头医院,建立覆盖全域、纵向到底的市、镇(乡)、乡村一体紧密型医共体。在下派医疗队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前,深入调研,通过医疗队精准下沉,从管理、技术、人才、设施设备等方面对卫生院进行帮扶。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工作人员能实时了解患者治疗信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源协同整合,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7038票 -
25736票
1130050
医疗服务三到家,便民惠民零距离提交医院: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自2020年新冠肺炎形势蔓延之时,我院适时开通送药上门绿色通道,对辖区内慢性病患者按照需求统一配送、发放到居民手中;2022年,“中药到家”线上平台正式开通,打通用药配送“最后一米“!这一小小的便民举措,更大限度地避免了人群聚集外出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医院同时开通病案复印预约系统,体现了“简单便捷,绿色便民”的服务,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走路的服务理念; 截止到2022年7月,医护到家、中药到家、病案到家线上预约下单服务已近5000单,此项措施重点帮助到一些高龄失能患者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慢病、康复、专科、基础护理、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医护延伸服务
25736票 -
1708票
1130052
医家联合,“肺”常呵护提交医院: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为了解决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存在问题,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制度,保障基层群众获得优质的医疗,提出家庭式护理,将有照顾意愿的家庭成员纳入护理团队,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在诸多场合进行护理患者,利用FIC模式延续护理模式进行线上线下同时护理,使家属真正做到家庭护理,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提高用药、氧疗依从性,改善营养状况,减轻心理痛苦,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减少病情加重再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资源。
1708票 -
17768票
1130053
借“体”发挥,三方共管提交医院:深圳市福田区荔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本案例利用区域医联体优势,联合企业一起为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从而达到对社康中心管辖区域内员工健康进行全程、全周期管理,不仅有效解决了辖区内企业员工就医难,就医慢的问题,也提升了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规范率,还提升了医联体内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利用效果,案例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17768票 -
29914票
1130059
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提交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嘉鱼医院
为贯彻国家综合医改精神,发挥县域医共体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之间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构建共享共建、分工协作、急慢分治、分级诊疗的县域医疗健康新格局,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9914票 -
834票
1130060
建体制创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医共体建设提交医院:当阳市人民医院
医共体是新形势下医改出现的新生事物,搞好医共体工作,对于落实医改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能力建设,把一个辖区内的医院与医疗服务机构组合、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医疗体系,共同去完善医疗和医院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引导病人合理、科学就医,提升患者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实现三级分级医疗制度,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就医更方便、看病更省钱,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打好扶贫攻坚克难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以特推荐此案例参加竞赛。
834票 -
47082票
1130062
加强县域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动区域检验质量同质化提交医院: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省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结果放射检查资料互认暂行办法》(鄂卫办发【2011】16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法【2013】40号)等,对进一步加强各专业质控组织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程度,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项目为建立和完善我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促进全市医学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效防范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健康权益。也为规范全市临床检验管理,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为检验结果互认打下了坚实基础。
47082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