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12票
1110002
强化集中隔离场所管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提交医院:湖北省广水市健康中心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湖北省广水市健康中心院长杨爱民。现在由我来向大家推荐“探讨隔离场所管理,构建防控安全屏障”工作。为做好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规范化管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结合广水市疫情防控实际,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隔离场所感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建立转运防控隔离服务闭环管理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病例引发社区感染。我市于2020年2月27日正式成立了广水市健康中心,总投资3700万元,中心环境安静,远离市区,周边无居民区,市政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有较规范的三区二通道,共有隔离房间602间,现有工作人员41人,目前为止共累计隔离人员11036人。
512票 -
25701票
1110020
气畅道通,快享呼吸提交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重症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功能减弱或消失,易并发呼吸系统并发症。本项目通过组建气道护理小组,设置专职气道管理护士,参与患者气道管理的全过程,保证预防感染和治疗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确定了以专科气道管理护士为主体的医防融合一体化干预措施;医护明确责任分工,共同评估制订治疗方案,以气道护理专职护士为主落实治疗和护理,对患者气道管理进行评估、实施、督查和改进4个流程,并循环执行。通过改善人工气道的置管时间缩短7.76天;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19%;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满意度提高0.78%; 患者住院时间缩短11.07天,节省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
25701票 -
3018票
1110021
新冠疫情下急诊—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成效提交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也让医院救治工作开启了加速键。预检分诊,实行首诊负责制,是医疗机构对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隔离的重要措施。门急诊、发热门诊管控应充分应用《标准》,在医院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落实常态化防控。应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将标准严格落实在工作中各个环节, 为医院品质和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3018票 -
3637票
1110022
打造创伤中心救治一体化新模式提交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高能量道路交通伤以及高处坠落伤等创伤事件日益增多,已成为中国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严重创伤发生后往往累积多个系统的损伤,导致多发伤的发生,而且多发伤患者的初期病情处理复杂,需要紧抓“黄金1h”的救治时间窗。一个完善有效的创伤救治体系是提高救治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我院以多专科综合团队模式代替单一的专科救治模式,建立创伤中心,完善健全急诊创伤外科模式,一体化管理。随着创伤团队的专业化、创伤救治流程的不断优化、持续推进质量改进计划和对创伤救治指南共识理解的不断深入,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多发伤患者的诊断和初步救治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极大改善多发伤患者救治率及生存率。
3637票 -
17244票
1110032
院企共管,医防一“体”提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本案例展现了院办院管模式下,社康中心与企业共同进行员工健康管理的经典案例,将预防体系从社区、家庭延伸到企业,使得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获得途径更加宽广。案例形式新颖,具有可行性、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
17244票 -
4543票
1110038
开启农村健康研究 助推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提交医院:汝阳县人民医院
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立足汝阳实际,下沉社区、乡镇、村等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务实进取、兢兢业业的工作,目前已初具实效。其中,汝阳县人民政府在2021年10月召开的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暨亚洲心脏大会上获得“控烟集体先锋奖”;研究所作为区域临床研究协调中心已辐射和管理省内外几十个市县医院,并已筹建临床研究随访中心;研究所协助县医共体总医院建设科研信息化平台,联合健康研究、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打造大数据支持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汝阳模式,对全国农村人口健康管理的探索起到了示范作用。
4543票 -
36513票
1110039
发热门诊“一站式”诊疗,闭环管理助力疫情防控提交医院: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中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将有发热或/ 呼吸道症状且无法明确排除新冠病情毒感染的患者分诊或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发热门诊的患者均应进行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进行抗体或胸部CT检查,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应当将患者安置在发热门诊进行留观。依据此项要求,我院发热门诊启动“发热门诊一站式诊疗,闭环管理助力疫情防控”改进项目,已见成效,拍摄《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发热门诊就诊流程》为发热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减少患者等候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6513票 -
8204票
1110054
感染防控“勇”不懈怠,打破常规,逆风前行提交医院: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落实防控责任、依靠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发热门诊是第一哨点,我院贴合国家政策,科学防治、疫情常态管理。为满足封控区、管控区、中高风险地区需就诊患者的健康及治疗,患者心理及生活照顾,我院由各级职能部门组建智囊团,从点滴出发,对房屋改建、流程再造,遵从我院办院理念:患者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服务理念,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疫情防控要求。担当阻击,让担当成为人民安心的“安心丸”。
8204票 -
824票
1110060
健全县域管理新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新能力提交医院:当阳市人民医院
医共体是新形势下医改出现的新生事物,搞好医共体工作,对于落实医改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能力建设,把一个辖区内的医院与医疗服务机构组合、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医疗体系,共同去完善医疗和医院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引导病人合理、科学就医,提升患者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实现三级分级医疗制度,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就医更方便、看病更省钱,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打好扶贫攻坚克难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以特推荐此案例参加竞赛。
824票 -
48140票
1110064
关口前移“胃”健康提交医院: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百万人口县,十年防癌时。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内龙头医院,义不容辞担负起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胃癌防治是我国恶性肿瘤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癌症不可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早期防治能力,通过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实现百姓不花钱能办事,国家花小钱办大事。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是构建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典型的一个体现!
48140票 -
0票
1110068
念好“防筛管治”四字经,构建医防融合新模式提交医院:大冶市人民医院
大冶市总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时代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推动医疗机构由“重医轻防”向“医防融合”发展,通过扎实开展“防筛管治”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医供体内上下联动,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上下协同、共同参与、分类就诊、分级负责”的健康服务体系,在县域内初步形成“整合型、系统性、同质化”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闭环式、全流程、全周期”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融合型”健康服务,整体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