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感控工作对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医疗集团下,太和医院各分院的各项工作同质化管理,解决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相互脱节的现象,太和医院东院区在院感管理中实施了矩阵管理模式,建立了感控组织体系,明确了责任主体,经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教育引导了全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融入到诊疗全过程、全环节中,经过各级感控质控员日常自查与督导,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现场整改,促进了全员感控水平的持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矩阵管理模式,东院区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管控成效,形成了院感防控的新常态,保障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提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为规范药品管理及给药流程,降低给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护理部联合医务部、药学部构建以联络护士为主体,以专家、质量控制团队为支撑的药疗护理专业小组,设计并开展药疗联络护士的系统培训、规范药品管理、给药流程,开展给药相关不良事件监测、根因分析,制定可持续改进策略,注重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系统、流程等。小组自2016年形成稳定的运行方式至今,基数药品品种和数量明显减少,每月清点率100%;药品管理和给药流程等药疗工作质量稳步提高;给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识明显增强,但严重给药相关不良事件逐年下降,证实该方法实践性强、真正做到“保药(药品管理)护航(给药流程)360(全员、全覆盖、全时空)”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2016年十堰市质控中心对十堰市及周边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现况调查,发现部分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存在以下问题:非专业人员处理医疗器械,无专人负责;环境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齐全;专科技能及知识匮乏;处理流程、效果监测不够规范。2016年,WS卫生行业标准第一部分4.1.7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在保障我院消毒灭菌物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于2017年5月成立了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截止现在承担了8家医疗机构、6家分院医疗器械消毒供应服务。区域内消毒供应共享中心,落实设备和技术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节约人力、物力成本,确保基层医院诊疗安全,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静脉治疗是临床用药的主要措施,其专业化发展成为提升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集团化不断发展,静脉治疗管理难度升级,疫情防控下也面临更多挑战。我院静脉治疗管理组聚焦多院区静脉治疗同质化护理管理,将强管理、提品质、促联动、畅连续、重防控、抓落实六个方面做为密码体,通过组织管理统一化、培训操作标准化、门诊管理一体化、患者服务可及化、安全防控创新化、质量控制网络化,形成多院区静脉治疗同质化护理管理体系,破译了多院区静脉质量同质化管理难题,体现了我院护理团队立足全局,不断推动静脉治疗全面发展和对患者安全的不懈追求。
提交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
此案例与医院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透析室的分区建立是在整个医院多院区一体化的大形势下完成的,符合政府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建立成熟的多院区医院管理模式是需要打造优势专科的发展平台,需要专科带头人统一规划,有效整合资源。透析室的多院区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历时七年的发展,三院区的肾病内科、透析室均已发展稳定,有效地实现功能院区科室,做到管理一体化,成为地区专科特色。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满足更多的透析患者需求。
提交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于次级核心视角下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品牌建设体系,从视觉、宣传、管理、服务、培训、人文等多方面打造医院的持久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医院的品牌形象,创造出具有灵魂的专业医疗服务体系。
提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医院手术部是患者手术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的重要场所。多院区手术室是对一体化服务管理的挑战。该项目以手术部为主导,联合医务处、临床科室、网络中心等多学科,项目借助信息化手段,互联多院区手术室信息数据,建立患者手术安全预警阈值,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应用物流机器人互通医院二级库与临床手术耗材使用,精准管控耗材成本;共享七区人力资源,在线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该项目历时五年,服务于50余万例患者,也应用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方舱医院及急危重症手术的应急保障,均取得显著成效。单体多院区手术部一体化创新管理模式,可实现患者手术安全与医疗服务同质化目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本案例依托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在本地区全面推进和加强无边界集团化医院发展,基于“一带医路”理念,成立医疗集团卒中救治联盟,以”临床专科托管”方式,整合各医疗机构资源,发布溶栓地图,建立区域急救系统,成立“一小时溶栓圈”,建立一体化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和跟进式服务机制,落实院内卒中救治同质化模式,依托技能培训中心全员培训,通过人力资源、技术、设备下沉多种途径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搭建远程无边界云平台,让多院区一体化触手可及。太和医疗集团的“一小时溶栓圈”形成品牌,推动了医疗集团卒中中心一体化建设,极大提升了区域卒中救治水平,实现了医疗集团资源均衡、上下联动,多院区一体化的新医改目标。
提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大力倡导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以此深化医疗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综合服务平台模式能够直击集团多院区管理的“痛点”,促进各院区高效协作,协同发展。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在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打造出能够实现集成化管理的96595综合服务平台,以“一键式”、“全天候”、“全流程”、“同质化”、“一体化”为特色,一键调动院内所有资源,实现信息、服务、管理互联、互通、共享,让医疗集团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一体化的诊疗服务,助力基层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更加完善,提升集团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平台成立至今已为137万余人次提供服务,真正让老百姓把健康装进了口袋里。
独家合作媒体
如需咨询请联系 邮箱:leitaisai@hmkx.cn 电话:15130969203(孟老师)
华媒康讯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CN-Healthcare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