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响应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结合医联体分院及基层医院的现状,依托三级甲等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及附属高等院校的优势,对医联体分院及基层医院进行人才、技能培养以及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推广和高新设备、技术共享,同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医联体内的各级医院技能互通、信息共享、分工协作,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分院和基层医院在常见疾病的诊治、护理、预防、健康科普、危重症的识别等能力大幅提升,住院患者人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联体中心危重症比例、三四级手术率明显升高。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此改善项目以CARF及脑卒中专项认证为契机,推进脑卒中健康教育标准化,建立基于CARF理念的跨学科团队清单式“精准宣教”模式,医、治、护协作运用多途径、多方式宣教,量化评估宣教效果,形成了标准化的宣教流程,显著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有效促进康复、改善功能、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借势神经康复专业联盟,助力区域内医院标准化健康宣教建设,将优质宣教模式共享,采用联盟会议、对口帮扶、线上合作、病历分享、接受进修学习等方式,使脑卒中健康宣教区域内同质化,满足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专科联盟建设是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十堰市太和医院充分依托本院优势专科资源,主动牵头,与周边同类专科组建专科联盟,搭建起资源共享、技术帮扶、互助协作的平台,组织专家下沉交流,患者双向转诊,实现了学科诊疗技术的传帮带,患者的分级就诊,初步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各级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各担其责,各展所长,患者流动有序的良好局面。但是,在专科联盟建设中,也依然存在利益分配机制、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医联体建设缺乏长效性和规范性的问题,需要在后期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形成有效的专科联盟共享、共赢机制,真正在专科联盟的领域做到开放共建,惠泽更多患者。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规范建设医疗联合体顺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医疗集团内科室对口帮扶深度融合,同质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培训、提升服务、夯实学科,有助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强公益、惠民生”,造福当地百姓,稳步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 医疗联合体内科室对口帮扶,深度融合,同质化管理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无边界医院,引领大健康产业发展,响应国家深化医疗改革的号召。
提交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新生儿黄疸诊疗三级协作管理智慧化平台”以“新生儿黄疸”疾病管理为核心,依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智慧医院系统建设的丰富经验以及省级工程中心研究平台优势,积极打造的解决新生儿健康管理这一民生问题的智慧化方案。通过医疗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对于新生儿黄疸主动监测、区域转诊,充分调动妇幼保健网络以及“ 3+2+1”的紧密型医联体等医疗资源,积极实施干预措施,降低因为未及时就诊和转诊而导致的换血率和致残率。在推进“健康中国2030”以及“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的实践中,该智慧化平台已经覆盖广东省部分区域,在医疗创新道路继续先行先试,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基层,惠及更多妇幼人群。
提交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工作,通过医联体内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医疗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在突发 重大公卫事件中应对能力不足。作为医联体牵头单位,提升医联体成员单位在突发重大公卫事件中的应对能力是目前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的首要任务。
提交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
本案例按照“资源共享,上下联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创新“365”紧密医联体合作模式,即:3个纽带紧密联体,6项建立上下联动,5种举措健康联心,规范紧密医联体运行管理,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发挥城市三甲综合医院优势,补齐城市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和新生儿专科应急管理短板,医联体内逐步形成以健康为目标预防、 医疗、 保健、延伸服务体系,带动各医联体新生儿专科的发展,减少新生儿近期并发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这种就医、服务、管理模式的改变,最终达到患者、医联体及各成员单位、政府、第三方结构五方共赢的效果。
提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
2012年我院成立胸痛中心,使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胸痛患者死亡率。为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治一体化,我院胸痛中心依托医院22个社康中心,联手构建冠心病“三全”管理体系,延伸胸痛中心服务内涵,建立并完善“三全”机制,落实双向转诊,促进冠心病早评估、早预防,及时救治,长期追踪,建立从急性胸痛区域协助同救治体系到冠心病区域三全管理体系,成效显著。 该模式具有可推广性,推荐此项目参加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六季全国医院擂台赛。
提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专科共建,实现基层手足外科携手发展”项目在国家鼓励专科医联体建设的契机下,项目组聚焦基层手外科发展的真实痛点,找准症结,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接地气的帮扶方案,并专人跟进反馈,通过团队带领团队,以提高医联体专科联盟医务人员专科基础知识、操作技术、专科宣教、专科管理水平,改善基层患者就医体验,达到同质化管理的目标,流程科学,内容详尽,具有较强的借鉴参考意义;项目涉及省内11家医院,其影响力辐射全国,有效的推动了基层医院专科发展,改善基层患者的就医体验,达到了基层医护受益、基层患者及项目组受益的三赢局面,成效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且项目下一步计划明确,规划合理,可持续性强,值得推荐。
提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医联体的构建,既是技术输出,也是管理经验的输出,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本案例以尿路造口诊疗护理为例,展现泌尿外科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具体举措,并且取得较好效果。案例中,阐述了泌尿外科医联体的框架、具体举措以及尿路造口护理优势资源下沉基层的成效,为实现造口的同质化延续护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提交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
以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总目标,以降低区域儿童死亡率、疑难复杂疾病外转率为突破口,依托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专科优势,建立由湖南省儿童医院牵头、市州中心医院为枢纽、县级医院为网底的省-市-县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发展、合作共享”,围绕构建优质高效的湖南儿科医疗服务体系、18岁以下儿童在省内享受全方位多层次医疗保健服务、不断提升儿童就医安全感获得感“三大目标”,稳步推进管理品牌、临床技术、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五个共享”,全面落实“十五项举措”,全面促进医联体内资源流通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构建防、治、康、管一体化的优质、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提交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医联体工作一直是医院工作中较为复杂难办的一个方面,因为涉及到外单位,统筹起来很不容易,往往随着各类活动的开展,容易陷入形式化,究其原因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少内涵和抓手。 本院心血管专科能把自己行业中心建设里的认证标准作为“教学大纲”,并创新性的将这套大纲与医联体工作结合在了一起,带着项目和目标去下沉社区及二级医院,让合作单位感受到了来自我们的决心和温度。 经过三年建设,心血管专科的四大行业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团结了辖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并且不断壮大这个联合体,让更多的辖区居民能够得到恰当的医治,老百姓获益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独家合作媒体
如需咨询请联系 邮箱:leitaisai@hmkx.cn 电话:15130969203(孟老师)
华媒康讯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CN-Healthcare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