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医院: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医院药学门诊势在必行。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写《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9版中,明确规定,临床药师必须开设药学门诊,并参与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药学工作。 出院带药中心是江西省卫健委的改善就医体验5+X的主要内容之一。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高度重视患者就诊体验,在新综合大楼的建设中设计了出院带药中心+药学门诊室紧密相连,并建立了智能化的出院带药系统,通过药学门诊微信和医院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有专业的临床药师提供长期的用药指导。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有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了药师用药指导水平的提高;让患者只跑一趟,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院长:殷小平)
提交医院: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
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深入贯彻国家卫健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推进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摸索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药剂科在科主任的领导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开拓思想,勇于创新,进一步扩大药学服务范围,提升药学服务能力,通过临床药师下临床、开设药学咨询门诊、病历点评等多种形式加强合理用药管控,真正的让药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通过药师们的努力,使我院合理用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提交医院:淮安市精神病医院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积极治疗和规范服药对控制精神症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药师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宣传疾病常识、教习合理用药知识等工作,用既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的话语告知患者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服药时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应对、药品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疾病危害的权衡等知识。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模式,避免因服药依从性差造成病情的反复。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药物治疗的认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提交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
随着药学学科的发展,医院药学工作从积极配合转变为治疗合作,更加体现出药学人员在治疗中的作用与价值。 有计划、有针对和有创意的药学服务是对医生工作的一种延伸,可以更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经济。在提供药学服务的同时,药学技术人员的自身价值得以发挥,自我获得感的增强,更加有利于引导更多的药学技术人员投身到这种服务中去,这个小切口的服务拓展,对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有着质的提升。
提交医院: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
互联网医疗是近年来医疗发展的热点领域。案例依托互联网平台,积极创新药学服务的内涵和形式,整合视频问诊、图文咨询、电话随访等服务,实现了包括问诊、开方、审方、药品配送、随访和满意度测评等内容的全程化网络药学服务,突破了药学服务时间与地点的局限,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此外,案例积极创新线下的药学服务和管理模式,如药品闭环管理、药学门诊、个体化给药和医联体服务等。通过上述举措,建立了囊括线上和线下、院内和院外的多模式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药师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取得了患者、药师和医院的共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复制性,值得分享推广。
提交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有利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当前,基层医师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这既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还浪费了药品资源。随着慢性病患病人数的增多,不合理用药现象也随之增加,但社区及乡镇卫生院人才资源匮乏,药房暂停留在发药阶段,无法兼顾用药交代和不合理用药审查,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人才资源配备相对充足,合理分配人才资源,帮助社区及乡镇卫生院患者减少用药错误,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基层社区及 乡镇卫生院联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更好的做好合理用药宣传,推进社区卫生院合理用 药。希望加大开展力度,做到合理用药知识普及,避免患者走错路、走弯路。
提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新冠疫情期间,患者出行不便,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以及药品快递业务,为慢病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通过新安药健康应用,临床药师团队实现药学监护,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改变药学服务“走出医院即为结束”的断环现象,实现“走出医院才是开始”的闭环服务。
提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在物联网、5G技术、AI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我院跟紧时代的步伐,与科技紧密结合,打造智慧药学服务,实现药学工作在深化医改下的智能转型。智慧与创新共同助力药学发展,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高效的诊疗用药支持。充分利用智慧和创新力量,实现药房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从2014年投入第一台智能高速发药机开始,相继在抢救室和病区投放智能药柜,开发药房精细化管理系统,开展毒麻药品扫码管理、智能审方、智能配送等工作。2020年疫情期间,为减少人群聚集,方便患者就医,我院在开通互联网医院,开展了药品快递服务,并向发热门诊投放智能药柜、无人值守药柜,通过送药机器人巡航直达保证药源充足。
提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国内PIVAS现状是调配工作量大、人员结构多样、管理模式多样、药品配置方法多样、工作流程复杂、环境状况要求高,对工作效率、准确率、人力资源配置、过程监控都有较高要求,也是目前我国PIVAS遇到的严重管理瓶颈。在医改背景下,基于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打通药品追溯环节的药事管理需求已成为传统PIVAS的瓶颈,在智慧医疗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智慧PIVAS建设需求凸显,我院已进入实质性探索实践阶段。
独家合作媒体
如需咨询请联系 邮箱:leitaisai@hmkx.cn 电话:15130969203(孟老师)
华媒康讯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CN-Healthcare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