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
目前,中国糖尿病形势严峻,成人患病率显著增加,但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血糖控制率却偏低。作为糖尿病一级预防哨站的基层医疗机构,其防治及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三甲医院,资源配置不均衡,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亟需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共同配合管理。 为此,我院积极探索实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院内院外一体化护理服务的模式。我院内分泌科优化门诊—病房—社区—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同时,联动社区,将下沉社区高资历护士纳入糖尿病管理团队,为社区负责人,并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搭建医院与社区一体化管理桥梁;积极打造互联网+糖尿病管理模式,丰富健康管理途径。缩短了患者住院日,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床位周转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交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
根据《中国认知障碍患者照料管理专家共识》所知2015年世界痴呆人数已达4680万,预计至2050年痴呆人数将达1.3150亿, 2050年老年人群比例将高达33%,为完善我院护理专科建设,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医院于2017年成立“MDT团队”,通过多学科合作,专业的治疗与系统的康复训练,与定点医联体单位、养老院、社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院内、院外统一、规范、标准化治疗-护理-康复流程,定期做好健康大讲堂、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延续性护理服务,进一步延缓认知障碍患者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家庭-医疗机构负担,此案例详细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实践的内容,受到患者、医生、社会高度好评。
提交医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ICU患者病情重、多器官功能衰竭,压疮风险高,建立一支专业的压疮团队,是我院目前迫切需要的。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团队,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对压疮管理流程进行改进,运用多媒体平台,建立皮肤管理微信群,优化压疮皮肤评估表,简化流程,并对用具进行合理的改良。通过压疮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多位患者压疮得到有效的预防及治愈,通过团队的护理,极大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团队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升护士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氛围,目前发表的论文有2篇,另外2篇论文在审稿中,此案例值得推荐。
提交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危害颇多,据统计,便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5%到6%,在中国有大约7000万人饱受便秘的折磨。长期的便秘会降低生活舒适度,影响生活质量,还会诱发其他疾病,比如排便用力过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疝气等,而40%到60%的便秘患者会有心理异常,比如焦虑、抑郁、自杀等。因此,便秘对身体健康而言很重要,大家都需要重视便秘。中医认为形成便秘的病位虽在大肠,却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不可一概用泄下之药物,应辨证论治,且预防大于治疗也。我院护理人员将临床便秘的预防措施与传统中医穴位按揉相结合,制定一套预防便秘的穴位按摩操,语言通俗易懂,手法简单易学,适合居家操作,安全有效。
提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我院护理学科是上海市乃至全国儿科护理领域中,人才队伍建设领先、护理服务理念领先、专科护理技术领先、临床护理成果领先的优势学科。生酮MDT团队是我院优秀的一支多学科团队,2019年在我院MDT团队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其中护理团队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患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通过分析影响生酮治疗的依从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为生酮患儿家庭提供专业延续性护理,护理团队在实践中也提升了自我的价值感,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提交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医护人员,对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痛定思痛,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主动与信息科合作,将VTE风险防范进行信息化评估、实施、反馈。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降到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也得以提升。在护理部与医务科的协调下,将这一良好的管理体系在全院推广,形成了我院的VTE防控管理体系。骨科医护人员不仅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VTE风险防范,更将出院后VTE风险防范借助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延续性管理,使VTE风险防范管理确实做到全程、连续、无缝隙。
提交医院: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一、 概要: 1、案例起始时间:2017年12月 2、主导部门:医院护理部、互联网办公室 二、创新: 1、省内首家推出护理小程序的医院。 2、互联网让护理服务便捷走进家庭。 2、追踪系统使医护方、患者方都有了安全保障。 三、价值: 1、互联网助力,使居家老人和出院后的患者能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 2、可以通过小程序下订单,预约护理服务项目,延伸护理服务使得家庭和医院无缝对接。 3、让居家患者获得安全、精准、便利的医护服务。 4、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减少患者经济压力、缓解医疗资源的匮乏、节约了国家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 5、2020疫情期间,此项举措为许多居家患者提供了服务,互联网的便利凸显。
提交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本案例是护士们针对临床上病房铃声嘈杂,护士查看呼叫信息以及呼叫护工不方便等常见问题而展开头脑风暴,利用信息创新性设计这款手环呼叫-应答系统,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经转化后在临床上使用,成效显著。这款特制的手环呼叫-应答系统,不仅减少了病房铃声噪音,还患者和医护人员一个清静的治疗和工作环境,还能让患者及时点对点地呼叫到床位护士和护工,不会惊扰到其他患者。呼叫护工这一功能上,也是在目前医院护工紧缺状态下,能够发挥较大作用。手环呼叫系统试运行近1年,不仅得到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并有多家媒体相继采访多次报道,也得到其他医院护理部同仁们的关注。
提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自2015年国务院颁布推进互联网+指导意见以来,传统产业都在积极与互联网结合。护理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线下照护活动逐步走向线上,通过线上互联网搭建的后台数据库及个管师在“人”、“效”、“工具”三个维度将一切术后照护体系数据化。大数据的细化和整合将为个案管理师前端服务提供支持,也为整个减重患者随访系统提供了有效保障,达到患者、医生、医院三方都满意、皆获利的效果。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延续护理的有效应用,大大降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时间成本,使患者在家也能体验到便捷、优质的智慧医疗。当越来越多患者走向线上,如何抓住时机建立自己的线上个人及团队品牌是每个医护需要关注的问题。
提交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骨折的治疗手段更加趋于创口小,愈合快的外固定支架、髓内钉治疗等,术后康复锻炼需要在家进行,时间漫长。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医务处主导,骨科病房、出入院服务中心、康复科、信息科协助,松江各社区服务中心参与的共同为骨科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专业化延续护理服务,构建我院与松江地区街道社区中心家庭医院模式,为在我院骨科手术患者出院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康复训练计划、电话访视、家庭指导、微信视频指导、门诊复诊等,降低并发症再住院率,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回归社会,增进生活信心,减少家庭负担与矛盾,促进会生活和谐.
提交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
我院目前有男护共计31人,他们均通过AHA的BLS培训,获得证书,并有三人获得上海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鉴于男护的特点和优势,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男”丁格尔,“救”就在您身边项目,在各个前线参与抗击疫情工作,同时结合临床工作体会和经验,采用生动的培训模式将急救科普知识带进校园,走进社区,特别在疫情期间借助线上科普,云上互动,让紧急救治、重症护理、健康科普等医疗服务覆盖到更多人群。
提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有重要作用。根据《上海市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机制, 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积极开展慢性病管理。我们通过医联体下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把糖尿病健康教育带入社区走进家庭,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惠及区域内数千名糖尿病患者。
独家合作媒体
如需咨询请联系 邮箱:leitaisai@hmkx.cn 电话:15130969203(孟老师)
华媒康讯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 CN-Healthcare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