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申报方向:医联体内实现连续性医疗服务(患教、预访、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分级诊疗格局(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分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等)。
案例要求:
1.提交案例材料为:PPT+书记/院长点评(视频)+患者应用场景(视频)。
具体要求如下:
①PPT:内容须介绍案例的改进背景、目标、改善过程、应用方法、量化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验等,各步骤附数据、图片等资料,内容尽量详尽,末页需插入版权声明(点击下载)。大小限定在 30MB 以内;文字不小于 14 号字,保证清晰度;图片、文字等请勿做叠加和动画设置,避免浏览案例时出现内容被遮挡的现象。
②书记/院长点评(视频):内容为参赛医院院长对该案例的点评,时长不超2分钟,MP4格式,标清以上,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③患者应用场景(视频):内容为参赛案例的患者应用场景(非患者应用场景无需提交),MP4格式,标清以上,时长不超5分钟,大小不超700兆,画面比例16:9。
投票时间:
2018年9月21日-9月30日
自2018年6月6日起,本主题开始接收案例,征集截止日过后,医院可继续上传案例,但健康界只做展示,而不纳入评选案例范畴。
-
210460
医联体模式下全新医疗服务提交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
为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供求矛盾,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达州市中心医院与达竹矿局医院共同建立了功能齐全、层级分明、资源共享的医联体医疗卫生集团。医联体内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医疗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同时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联体成员单位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降低了医保资金的支出,使老百姓、医联体成员单位、政府实现了多方共赢。
135票 -
210466
医联体建设 惠及百姓就近就医提交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指示,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水平、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我院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医联体模式,通过“引进和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的方式,助推区域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方便老百姓就近就医,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本地化就诊率,推进分级诊疗秩序形成。
369票 -
210468
一例失能老人的褥疮护理提交医院: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在中国逐渐进入社会老龄化大背景下,政府致力于打造健康中国,探索和推广各种医养结合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九龙坡区中医院作为区内中医龙头单位,“急老人之所急,思老人之所需”,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中医健康理念,积极探索中医医养结合新模式,与九龙坡区夕阳红火养老院续签服务协议,并开展深入合作,为养老院失能老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三甲中医院的特色服务。
7票 -
210471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医联体建立后,来中心就诊的患者不但能享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还能在需要转诊时,通过医联体内医疗绿色通道直接转往上级医院就诊,且不再重复挂号、检查,使患者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 2.通过医联体制度内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90票 -
210472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丽江市人民医院
2017年11月17日下午17时56分我院医联体办公室接到虎跳峡卫生院电话:患者杜XX,男,52岁,河南人,于当日下午16:30左右出现胸痛不适,心电图检查后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需急诊行PCI治疗。医联体办公室接到来电后立即与心血管内科主任联系,要求以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积极抢救病人。当日18:45,患者由虎跳峡卫生院救护车辆送至我院,经缜密的病情评估后,患者未入病房而直接由绿色通道直接来到了我院导管室,经过一个小时紧张的抢救,患者PCI手术圆满成功,诊断明确:右侧冠脉闭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于19:50转入我院CCU病房继续后续治疗。该患者由下级医院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52票 -
210474
同质化医联体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提交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树立优质护理品牌,将护理的范畴从医院、病房延伸到社区,直至病人的家里,可以让患者直接受益。通过护士到家服务,患者和其家属对于怎样提升康复质量和速度,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三级医院通过开展护理延伸服务,一方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能够带动社区护理队伍的成长。我们也希望探索护理工作在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具体操作模式和方法。” 我院肿瘤科开展延伸式护理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肿瘤病人出院短期内的一些实际健康问题,更好地满足了病人的需求,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欢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96票 -
210477
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明显,我院整体实力获大幅提交医院:贞丰县人民医院
2017年12月28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与贞丰县人民医院举行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揭牌仪式,州人民医院正式对我院的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等全面接手。托管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卫计局关心和帮助下,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健康贞丰”,助力我县的脱贫攻坚医疗保障工作,通过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学科建设、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医院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182票 -
210480
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提交医院: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489票 -
210488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提交医院:重庆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本案例体现了医联体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患教连续性医疗服务。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慢病、亚健康人群、骨折术后、偏瘫、截瘫所致的残疾人群增多,我国康复医疗需求越来越大,大健康医疗推动了康复医学科的发展。本案例体现了康复医学科医生组明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师组精准的康复评定(初期、中期、末期)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综合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护理组经过专科的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吞咽功能训练、呼吸功能锻炼等)优质的整体责任制护理使患者身心功能得到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自立能力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康复出院,重复家庭及社会正常生活。
52票 -
210493
优化医联体内连续医疗服务全方位建立分级远程诊疗系提交医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藏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总人口114万人其中,主体民族藏族占78.4%,受经济发展不均及传统习俗等影响,我州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加之农牧民群众卫生就医意识薄弱,地方病发病率较高。且甘孜州交通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均收入较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重,农牧民患者无力承担到内地诊断、治疗高额花费,故建立远程分级诊断平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为患者节约了大量非医疗花费,同时也将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关怀和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
599票 -
210495
瑞丽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情况汇报提交医院:瑞丽市人民医院
讲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瑞丽市人民医院共建医联体工作情况汇报
3票 -
210496
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提升医联体管理水平提交医院: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粗放到精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质量体系,形成同质化管理; 构建以病人为中心、三个层次、一个督导的立体网状式管理体系,成功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 构建“4+1+9”医联体,形成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23票